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人与环境的认识

(2017-09-06 23:57:40)
分类: 光影日记、读书笔记

对人与环境的认识

对人与环境的认识

文:妙妈

在《骑鹅旅行记》中,时常感受到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对大自然、对生活在其中的飞禽走兽,和并不完美的人类,作者怀着一颗悲悯之心,温暖而又无比热爱地在一个个故事中,呈现着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环境和人性的态度,即使是一百多年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人类社会要发展,势必会造成环境的改变,由于发展的加速,关于环保、气候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人类的发展也造成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被侵扰。

书中有一个围湖造地的故事,这是一个围湖未遂的故事。在我国也有同样的例子,号称八百里的洞庭湖,多年来围湖造田,被分割成了七零八落。而书中的人物因为失子之痛,最后醒悟,对将被驱赶的动物感同身受。用一种平等的无分别心,来看待和自己一样生活在自然界的动物,这是人对世界的万物的正确的看法。唯有如此,人才能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同时,在人物的反思中,我们看到人类的贪欲,满足了自己的,还要囤积给后代,满足了当时,还要囤积给未来。其实我们只要各取所需就好,只要够用,满足生活的需要,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侵占别的生物的资源呢?这样势必会造成一种失衡的状态。

作者并没有否定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反,通过主人公对人类劳动场面的赞叹,表示了工业发展的肯定态度。在熊的栖息地被占领的故事中,主人公宁死不去烧毁掉钢铁厂,非常鲜明的表明了作者的这种态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人能做到的是顺势而行,任何极端的行为都是不符合发展的规律的,比如有人提倡回到过去的时代、一些极端的环保组织倡导的一些观点等等。对于解决这一矛盾,作者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法。其实只要发展就有矛盾,没必要执著于此。像故事中的那个孩子一样,在经历着与动物们的生死相依的旅程中,唤醒了心中的善念,而我们也让阅读唤醒心中的良知,心怀对万物和自身的悲悯之情,也就能够在矛盾的世界中保持积极的态度。

不念过往,不惧未来,这大概可以用来说明我从中得到的认识吧,过去的终归逝去,当下取我所需,爱我所爱,不占有,不妄贪,万物与我共享,对于未来,又何惧之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