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孩子写作文---写前交流

(2017-08-09 11:23:35)
分类: 奇妙天地

带孩子写作文---写前交流

文:妙妈

写到现在,孩子已经习惯每天都要写,也明白了这个是逃不掉的,每天都会问:妈妈,今天写什么呢?

“你想想看,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想写老婆饼,很好吃!”(吃货没办法)

孩子的思维一般比较浅显,考虑的都是眼下的事情,好吃的好玩的是他们常常首要考虑的事情,但是能不能写就需要家长判断了。

我问他你知道老婆饼怎么做的?他说不知道。

我问吃饼的时候,是否想起了什么事情,或者有什么触发,他摇头。

又问,买饼的路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了吗?他说没有。

那它到底是什么味道?具体说说。他说了里面咋样咋样,外面又是啥味道。我问他这样能写出一篇文章吗?他明白不行。我说,这个味道的描写可以作为以后另一篇文章的其中一部分,但是单独作为一篇文章确实没什么意思。

比如他喜欢吃鸡蛋,那这个可以写,自己煎几次鸡蛋,把过程写下来。喜欢什么口味的鸡蛋,为什么?各有什么不同?从这个不同之处,他又想到了另外的东西。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比孩子还上心,留心孩子在一天中经历的事情,以及交流中的灵光一闪,大概过滤一下能写的几个点。但是在写前交流的过程中,常常会有变数,有时候他并不按你的想法走,他有他的主意,你既不能灌输,又得为他的想法大开脑洞,然后你还要估计他的能力是否能到达要表达的思想。

比如有一天,写作文之前,他站在阳台上看小区的风景,说发现了很多新东西,然后又告诉我哪里哪里破了,哪里脏了。当时我就想到了,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是有新有旧,有荣有枯,有胜有衰的。而且我觉得他应该能到达这个层次,因为昨天晚上阅读《骑鹅旅行记》正好有相关的内容,而且我们还讨论过。于是,我把交流的方向往这个层面上引,他也能够接受。后来,他提到想用蝉鸣声结尾,因为蝉也是生命,我觉得他在真正的动脑,也把作文的素材拓宽了。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到自己思维的缺陷。如果说交流是一场球类的训练,那么我不是一个好的陪练。好的陪练应该能接到对方的任何球,犯规的要警告对方,而且还能回给对方适合水平的球,既能让受训者接到球,又能够提高球艺。研究过球类运动的人都知道,世界冠军的陪练水平绝对是不俗的。

也许我们的水平很烂,但是又有谁能够这样朝朝夕夕地带着孩子做这样一件事情,又有谁能够比我们自己更了解孩子呢?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其实我们也得到了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练球
后一篇:杨教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