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随何劝英布归汉

(2017-08-05 23:58:08)
标签:

杂谈

分类: 光影日记、读书笔记

说说随何劝英布归汉

文:妙妈

九江王英布的归顺,是楚汉争霸中的一个转折点。英布是一代骁将,最终成为汉初三将之一,为汉军阵营增色不少。开始是韩信的加入,后来又是英布,楚军阵营的人才在流失,项羽将自己的掘墓者送往敌人。

随何在这一事件中立下了大功,在游说九江王英布的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

首先,随何指出了英布坐山观虎斗的真正意图。

其次,比较权衡了汉与楚的实力对比。其实当时楚国在军事力量上是占上风的,随何没有隐瞒这一点。但是在人心向背的问题上,汉王比较得人心。但是两军对垒,毕竟还是要靠实力说话,根据随何的分析,即使是楚军实力强大,战胜了汉军,最后反而成为天下诸侯的靶子。这样看来,楚国确实不可依靠。

最后说明,两军微妙的平衡,只要英布的一个决定,就能保万无一失,而且,还有土地封赏的许诺。

最重要的一点是:接下来,九江王骑墙的态度一览无遗,然而随和的当机立断彻底斩断了他的退路,使他只能横下心来为汉王效力。

随何当时只是一个主管传达禀报的官员,他的一番言论所达成的效果,需要多少兵马的浴血奋战,真是鼓舌谈笑之间,樯橹灰飞烟灭。后来,刘邦夺取天下,论功行赏,却不提随何的功劳,随何据理力争,为自己争取了应有的利益。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刘邦无赖反复的一面,毕竟好人是不能当皇帝的。而有关随何的记载,历史上也很少,难道他的毛遂自荐、有勇有谋,只是昙花一现,那着是否也是刘邦贬低其功劳的原因?

随何是把英布领进了汉军的大营,而刘邦却让他从此死心塌地,直到后来刘邦得天下,英布造反,其实有逼上梁山的成分,这是后话了。

当英布第一次面见刘邦时,其实是不得已的,主要是随何的推波助澜,刘邦见面就给他了一个下马威,挫了他的心气,然后又在物质上不余其力,给予很高的规格,让英布心悦诚服。这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另一只运用,相当于告诉英布,你要的封赏我都会给你,但是你必须听命于我,不管你以前是什么王,只有我才是老大。当一个人的没有了心气和傲气,没有了所坚持的东西,只有物质上的要求,其实是很好控制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只为追求物质,就很容易被控制。

至此,汉王刘邦又争取到了一位同盟者,刘邦精通帝王权术,恩威并济。从这一点上来看,项羽就弱了几个顶级,所以刘邦后来的逆袭就成了理所当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