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南昌

分类: 人在旅途 |
初到南昌
看到南昌,首先想到是南昌起义,仿佛在这里投下一颗火种,就能成燎原之势。无独有偶,江西省地图隐隐地就是一只燃烧的火把,而南昌就在火苗的中心,中学化学就学过:火焰的中间部分,即内焰,这部分光是最热最强的。
刚到南昌,就着实给焦灼了一番。
中午到达,也是正热的时候,7月的南昌有火炉之称。网上订的酒店竟然没有停车场,要么见针插缝地停在路边,但在陌生的城市毫无安全感;要么绕到马路对面的一个建筑工地改造的停车场,乱哄哄的而且是毫无遮拦的暴晒。
于是乎,烈日之下,交涉上网退酒店,另找他处。正巧傍边就是另一个酒店的停车场,进去问了一下,价钱还便宜而且有早餐,其实早餐倒是无所谓,对于我们来说,更愿意出去吃当地特色的早点。至于,第二天的早餐怎样出乎意料的好,清粥小菜,粉面包点怎样可口,这是后话了。得之东隅失之桑榆,旅行中往往就是这样,麻烦与惊喜齐飞,辛苦共收获一处。
但是,麻烦还没有结束,容我后面再表。
放下行李后,去吃午饭,照例是采取搜索网上口碑,和询问当地人现结合二元评判机制,穿街走巷,觅一美食去处。
高楼大厦背后,是蛛网密布的陋巷老街。一颗不知年纪的老树,枝干虬曲,横亘在路口。一只鸡旁若无人地在不锈钢门前,踱来踱去,只把他乡当故乡。斑驳的围墙上,野草和野花们不畏酷暑,竞先攀上墙头。窥一眼蓬门陋户的深处,时间仿佛在黯淡的物器,和幽暗的天光中凝固。推开一扇外贸小店的门,潮潮的酷哥小老板颇有韩范,各种国际T台的流行趋势都能找到样板。
一座发展中的老城,都是如此吧。我生活的长沙也是如此。
中午的鱼,类似扁鱼的一种,在“襟三江而带五湖”的南昌,鱼是不可不吃的。剖开的鱼身上铺满干红辣椒和酱萝卜。鱼肉很嫩,渗入了酱萝卜的咸香,却不辣。几年前对江西菜的干辣已有所体会, 另外两道菜,包菜粉丝、排骨土豆,稀松平常,也就农家乐的水平吧。
酒足饭饱,回酒店休息,下午四点左右,酷热退去,带儿子去去走走,计划先去八一纪念馆广场,再去滕王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