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被劝退之后

分类: 幽室微烛 |
关于魏永康的报道,几年前就看过电视,当时没什么触动,今天又提到这个事,而且对于一个正在接受体制教育的孩子父母在说,实在是感慨良多。
体制教育的弊端就是分数为王,把孩子们都培养成考试机器。但是每一个孩子,就像每一株植物一样,有自己的生长时令,亦有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孩子在吸收营养,壮大根部的阶段,父母要沉下心,一切遵道而行,不纠结,不急躁。静静守候,通过阅读,通过行走,国学的精髓,屋檐水点点滴,健全他的人格,善养浩然正气。让他的内心富有充盈,成为有源之水。
所谓“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越是想让他走得更远,飞得更高,这一阶段的储备应该越丰富。
反之,你若追求世俗的功利,急于昭示他的光辉,岂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他的光芒终将黯淡灭,因为那是无源之光。“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果园里早结的果实,往往是最先烂掉的。孩子的一生,路长着呢,又何必早早耗尽能量,赔上一生的幸福。
每一个孩子,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但是在流水线的教育机制下,大多数孩子被磨去灵气,被一个统一标准要求着,父母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给孩子健康的成长空间,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更好的自己,非常考验父母的定力和智慧。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就像庄子说的,“五石之瓠”本可以做成船,漂游江湖,为什么偏偏要让它当容器,担忧它大而无用呢?
孩子是上天给我们的馈赠,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我们为了自己未竟的梦想,或者现实的压力,妄图改造他,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知常,妄作凶”,魏永康的母亲不就是这样吗?孩子是按自己设计的路,看似一路凯歌,然后最后却失控了,母子关系如此的冷漠,天才的内心一片荒凉。失去了正向的、丰富的精神层面的柔软滋养,有的都是剑拔弩张、冰冷坚硬的功利导向,天才的人生出现断点是必然的,所幸的是魏永康最后还能娶妻生子,可笑的是,她的母亲竟然还想染指下一代的人生。
为人父母, 鉴之! 慎之!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