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睡觉前,和妙一起看《中国通史故事》战国篇中的《神医扁鹊》,开始,他不想看这个故事,我觉得这种历史故事应该按时间的顺序,逐一看下去,才能对历史的走向开始产生明晰的了解,要不然,都是一个个孤立的故事,挂不上历史的经纬线,我说,必须听完我选的故事,才能听他自己选的。
平时,他喜欢自己编故事,拿着乐高人仔,絮絮叨叨的讲个没完没了,但是,故事没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东拉西扯的,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结构感很弱,是不是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呢?
于是,今天讲这个故事,我特意在每个连接的地方,提出问题。每个段落完成以后,概括一下。
第一段说了扁鹊这个名字的由来。
第二段扁鹊高超医术的由来,他说传授医术的长桑君是一个神仙,之所以传授医术,是因为之前扁鹊给他好—“敬奉有加”。
第三段可以说承上启下吧,我问:是不是下面就会说他是如何给病人看病的呢?那会说几件事情呢?
第四段说了两个小故事,都是救昏迷的人,但是有不同,一个是真昏,一个是假死,我问:人们都说他“起死回生”,为什么他没有接受,而是告诉别人:只不过是把活人的病治愈.他说:如果他说能“起死回生”,那以后真碰到死人,他不是也救不活吗?
第五段又说了一个字治病的故事,强调的是扁鹊的另一个本领——察言观色。这是有名的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我跟他说,你读中学会学到这篇古文的。我问他,最后一次,齐桓公去找扁鹊,为什么扁鹊悄悄地走了呢?他说,他知道治不好,说不定会被杀头的。
第六段扁鹊到了秦国,被李醢害死。他说,我觉得神医的命运都不怎么好,华佗也是被曹操杀了。
讲完以后,我将整个故事串讲了一下,希望他能对故事的结构有个整体的了解。
以后他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也得鼓励他讲一个结构完整的小故事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