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A/H溢价:上不过1.2,下不破0.7(转)
| 分类: 投资经验教训 |
每逢A股出现一波行情,使得溢价一碰到中国平安A/H溢价20%,就几乎宣判了平安A股短期涨势的结束,也同时预示着A股可能面临一波调整。相反,0.7倍又成为铁底,A股股价屡次徘徊在港股股价7折附近就再也没有向下动力了。由此几乎可以写出行动纲领:8折以下开始投,7折附近放心买。
图1:中国平安07年3月1日A股上市从而有AH股折溢价比以来的历史折溢价图http://s3/mw690/001CMMDgzy6XCnXTkqud2&690
图中可以明显割裂成两块,一块是07年3月到08年3月,这段时间为AH股蓝筹泡沫最为鼎盛时期,两地平安均为严重高估,但明显A股泡沫更为严重,A股对H股的溢价稳定维持在1.2倍上方,途中只有一次稍微碰及1.2倍下限:
可随后好景不长,AH股蓝筹泡沫几乎同时破灭,两地股价同步迈入去泡沫阶段,前期泡沫更为严重的A股去泡沫力度也更为凶狠,AH股溢价随即迎来了两大块的转折点:
记住这个日子吧,2008年3月20号,在这之前的平安A股几乎从来都要比H股贵20%以上,除了上面那两天;可自此以后,平安A股就好像真的中了某种1.2倍魔咒一样,一直到今天,居然也没有再比H股贵超过20%,而且是每逢A股出现一波行情,使得溢价一碰到20%,就几乎宣判了平安A股短期涨势的结束,
09年7月14日,平安AH股溢价摸高1.18倍,接近碰到1.2倍,一个礼拜后的7月21日,平安A股也摸高64.52元,14天后的8月4号,上证指数也摸高3478点,随即结束了接近一年的熊市反弹,重又开启一段大调整;http://s14/mw690/001CMMDgzy6XDCO8Z3f1d&690
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平安A股溢价港股达到119.73%,再次触碰1.2倍上限,半个月后的今年1月16号,证监会晚间宣布突查两融,随后平安即跟随金融股开启大调整;
http://s7/mw690/001CMMDgzy6XDCw8Gl806&690
离得最近的一次是今年股灾政府救市期间,7月7号,中国平安A股以单日679亿,仅次于中石油IPO上市首日699亿的A股单只个股单日历史第二天量的姿态硬生生地被国家队封上了涨停。当然,后果便是当日收盘的86.03元就成为了“救市顶”,随后的股灾2.0,蓝筹补跌,平安不能幸免。http://s16/mw690/001CMMDgzy6XDCDBsTl9f&690
底部0.7倍铁底
自2009年A股大反弹结束之后直到去年下半年蓝筹重获春天的这五年A股蓝筹最低迷时段中,我们可以看到,A股平安长期折价于H股(只有2011年秋港股跟随环球小股灾之时平安溢价率才偶尔性地回到过1以上)。但0.7倍又成为铁底,A股股价屡次徘徊在港股股价7折附近就再也没有向下动力了。由此几乎可以写出行动纲领:8折以下开始投,7折附近放心买。
最后上总图和总结:http://s13/mw690/001CMMDgzy6XDCGNIpC7c&690
总结:中国平安作为少有的无论在上海还是在香港市场都是具有最好流动性的超一线权重蓝筹,个人认为其AH股定价是能够较为充分反映市场上偏向理性一方力量的意志的。而这种特性在两地上市的其它品种中可以说极为罕见。
换句话说,中国平安两地股价常年能够维持在1附近,上不过1.2,下不破0.7,得益于其在两地市场均拥有的极佳流动性,使得各路资金量极大的机构投资者得以在两地市场中自由进出平安的股票,以牢牢把控着这一超级巨无霸在两地的定价权以防止互相偏离对方太多。
这就好比两个池子,要让本来应该水平的水位保持水平,必须要有的两个条件,就应该是两个池子必须是相通的(这方面主要在于上海,但QFII和沪港通已经完全解决了平安这类大蓝筹在这方面的问题);第二个就是两个池子必须同样的大,才足以让维持水位水平的主要力量——理性大机构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而这一点恰恰是许多在上海的大蓝筹在香港市场所不具备的。(例如银粉喜欢AH搬砖的各个股份行招行、信行、民生、光大,他们在A股几乎都是能排进上证50的重量级股份,但在香港,以他们在香港的流动性和市值,他们离恒生指数50只成分股名单还很远。当然也有反过来的,就像工行、中行、建行都是香港市值数一数二的权重,但在上海,反而由于政府持股过多的关系导致自由流通市值也就是实际的股份流动性反而不如股份行)
由此,又可以引申出我本人对于近来火热的AH股搬砖的观点。诚然,所谓”同股同权“(实质上也不是,A股市值比港股至少多拥有打新这一近似无风险收益的权利)的情况下,长期持有估值相对便宜的品种,拉长来看收益可能会较高,这一点我是部分认同的。但要使这一点成为现实则必须至少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即刚提到过的,极佳的流动性和两地充分流通的渠道,有后者没有前者的属大多数,所以在我看来适合搬的也就平安这种蓝筹了。
此外,从平安A股上市这八年多以来的折溢价情况看,大部分时间,折溢价变化的主动权都牢牢把控在A股手中,A股牛市、大行情时溢价甚至是大溢价;A股走熊长期低迷时,平安也长期折价。这也印证了港股身为离岸市场对于定价权显然的软弱无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