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happy成长簿夏初新浪博客happy变色龙行为 |
(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的Happy妞子)
时间过得多么快,成长中的孩子是最明显的体现。似乎去年此时那个穿着蓝格开裆背带棉裤,摇头晃脑满屋跑的小家伙还近在眼前,转眼却已是一年过去。好像一夜之间,棉衣小了、鞋子挤了、裤子短了……却不见自己眼前的孩子长高长大了。要不怎么说,小孩子的成长是用天来计量的呢。与身高、体重这些外在指标相比,孩子的思维、智能、品格及语言的发展更令大人印象深刻。今天就来说说2岁8个月Happy的“变色龙”行为吧。
昨天吃过午饭,跟Happy道别后,如往常一样去上班,刚下楼发现钥匙忘带了,回去取。因为怕打扰了家人午睡,轻轻敲门,奶奶帮着打开门后,却听到卧室里爷孙俩的说笑声,好像在做游戏,Happy兴奋地说,“我赢了,我要吃金丝猴……”虽然平时偶有耳闻,小人跟着BBMM以外的家里人时,吃糖,吃黑(特指“奥利奥”饼干),偶尔喝点饮料,在GG吃鱿鱼串、炸鸡柳时讨上一口等等,但亲耳听到他说吃糖还是第一次。主要是这小子平时跟BBMM在一起时表现太好了:看到别的小朋友吃零食,虽然又馋又好奇,但每次都很主动地表态,“MM我不吃那些东西,那个有添加剂、防腐剂,对身体不好”,进了超市也只是看,从没开过口要过。有时候MM下班一进门,Happy就会跑上来说:“MM,今天我没吃糖,吃糖对牙齿不好…我也不吃奶片,不吃山楂糕……每当此时,MM就知道一定是刚吃完。Happy妞子一本正经地说,MM顺水推舟地听,爷爷奶奶则在一边偷笑,然后趁其不注意,又将其刚才要这要那的情况当做趣事描述一番。
前天晚上,晚饭前,10岁的阳阳GG大嚼外卖鸡柳,Happy怎能放过这个“表现”机会,跑到桌边,抬头指着GG说:“MM,我不吃外面卖的炸鸡柳,不卫生!”GG却一针见血地揭发:“还说我呢,你妈不在时,你还给我要呢。哼!当面一套,背后一套!”。MM忍住笑,在两个小朋友中当起了和事佬,末了,还不忘肯定Happy的正确行为。
在我看来,2岁8个月的孩子,在不同的家长面前,有不一样的表现——看人下菜、择机行事,由此引出一桩桩趣事,一则则笑话,的确为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在爷爷奶奶眼里,似乎更体现了孩子的聪明、机灵、会来事……但细想起来,孩子“变色龙”行为背后,却是两套标准的教育法则影响下的不得已行为。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向上、向善的,希望得到大人认可与夸奖,但长期以来,家里两代人对于孩子吃零食、看电视、阅读等事情的观念不一致,导致了孩子的双重表现。Happy那么敏感,我想,在他小小的心里,面对着花花绿绿的诱惑时,一定有疑惑、犹豫、甚至是纠结,要不,怎能在吃着饼干在床上蹦跳,而MM推门而入的一瞬间,楞在那里,然后趴在爷爷怀里哭泣?他的泪水里,一定有委屈、难堪、后悔,他自觉在MM心里的美好印象被破坏了,那是怎样一种天真的难过?
每当此时,我已经不忍多说他什么了,更多的是无奈及忧心……
教育专家解析,孩子知道不同家长的要求不同,态度不一,按照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就会在不同的家长面前有选择的表现自己,无意识中就会养成阳奉阴违的不良习惯,同时家长的分歧也将削弱家庭教育的正向合力效果,长期如此,孩子将缺乏一个可以认同的行为标准,容易养成双重性格和行为障碍,有碍其社会性发展。
我们没有西方人那种对孩子亲力亲为的传统,在当代中国,“隔代养育”是普遍现象。8小时内,做父母的忙于工作,如果孩子小,不能送幼儿园,只能交给老人带,而“隔代亲”的自然规律又极易让老人过分宠爱甚至是溺爱孩子。在此我不能说做父母的教育理念百分百比祖父母正确,但教育孩子时,还是要尽量达成一致。家庭成员之间,做好沟通,保持对孩子的一致要求,建立明确的“家规”,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尽量在孩子这张白纸上,留下对的印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