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ok莒南合并十校组建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1999年)

(2015-04-24 09:04:18)
分类: 中职学校更名升格设置

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张波英访谈

理实并举 德技双馨

开创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

——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张波英访谈

莒南县城公园门前,坐落着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三十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始终秉承“理实并举,德技双馨”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为全面了解该校的办学情况和办学成果,记者采访了该校的张波英校长。

    记者:张校长,请您谈一下学校的整体办学情况,好吗?

    张校长:学校创建于1976年,始称“五、七”大学。三十多年来,几代领导集体带领一批批的创业人取得了各历史时期的一件件辉煌,特别是1999年,县委县政府实施的全县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合并莒南县成人中专、职业中专、教师进修学校、临沂电大莒南分校、职工中专、卫生学校、建设中专、劳动技校、中华会计函授学校等十校组建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目前,学校占地382亩,总建筑面积达5.9万平方米。教职工211人,在校生3696人,其中开放教育专科、本科在籍学员1600人。开设数控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机电技术等十多个专业。各专业经省财政扶持配置完善了相应的实验实训室,实训场所充足。毕业生就业率近100%,高职对口升学率达80%以上。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建设的“阳光工程”及各类实用技术年培训6000多人次。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省级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十、百、千”工程中的百所骨干示范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记者:新年新气象。2008年,贵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有哪些新打算?

    张校长:国家的优惠政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学校发展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抓抢机遇,强化管理,实现新跨跃。一是扩大招生,搞好培训,实现招生培训“六六顺”。08年,招生、培训工作年要在07年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成果。任务目标是:中职招生、开放教育、“阳光工程培训”实现“二三得六”,即:中职招生要全力突破2000人大关,开放教育在校在籍本科、专科学员08年要超过2000人,阳光工程转移培训完成2000人,各类社会服务培训完成6000人次。二是以“双五双六”为目标,狠抓课堂质量,提高师资水平。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要达到50%;各科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代教学手段的要超过50%;各专业60%的课程要在实训场所组织教学;组织60%以上的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培训。通过“双五双六”目标的逐步实施,全面提升师资水平,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质量。三是以“双百双半七八九”为抓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完成学业,要保证100%的毕业生拿到初级技能证书,一半的学生取得中级技能证书;要保证合格毕业生100%就业,其中有一半对口安置在优秀岗位上。继续强化教学管理,让70%以上的学生学业、技能有大的提高,育人及管理工作让80%以上的学生及家长满意,班级管理与教学让90%以上的学生乐学并巩固。四是加强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2008,学校将继续加强专业建设,继续做大做优省级(机电,牧医)、市级(计算机、数控技术、汽修)骨干示范专业。认真做好做强重点专业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真正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打造我县职教中心自己的品牌,名牌。五是加强学生教育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素质强”的学生为目标,充分发挥德育教育、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综合效应。继续开展各种评先树优活动,大力加强学生安全文明习惯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学生处、高中部、教务处等相关科室在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体系。

    记者: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人都觉得学生难管理,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更难管理。贵校作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省级教学示范学校,2006年又被确定为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在德育管理方面有什么好招数?

    张校长:教书育人,教师是关键,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模仿榜样,所以我们认为要落实学生的“德”,首先要解决教师的“德”。为此,我们提出了“理实并举,德技双馨”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注重抓师德师风建设。为调动全体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学校变班主任工作中的独唱,为全体教职工的合唱,形成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人人会育人,人人能育好人的德育格局。在学生德育的培养形成上,我们致力于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首先优化校园环境,美化、绿化、净化了校园;其次是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我们创办了校报《莒南职教》,“”文学社,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等,做到了艺术育人;再次是坚持礼仪教育,我们狠抓了以礼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方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成功,大大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记者:开放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也是贵校的主要职能之一,请谈一谈这方面的情况,好吗?

    张校长:开放教育是与自学考试并列的国民教育系列的学历教育形式。中央、省、市、县构成一个庞大的系统的教育体系,既整合上级电大资源,又可自建资源,通过网络平台为学员服务。2003年我校成为开放教育专科教学点,年招收学员260人,2004年成为本科教学点,年招收学员320名,2005年经省教育厅备案,学校成为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莒南学院,先后与中央电大、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东北财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联合举办开放教育本科、专科班,在籍学员1600人。2007年学校被省电大确定为开放教育省级教学、招生先进单位。

    记者:张校长,请问贵校在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三农”方面职能是如何体现的?

    张校长: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和实用技术人才培训的职能,通过采取集中培训,印发资料,专题讲座,编印科技资料等多种途径,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党政企事业、农村技术骨干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职业学校服务“三农”,服务经济建设 的具体实践。几年来,学校积极配合县农业局,与县内各大中型企业取得联系,每年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余人,将大量富余劳动力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与县统计局、安监局、人事局等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年培训超过60000人次。编印科技和各种实用技术资料6万多份。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以各乡镇成教中心校为中转站的科技辐射网络。该项工作得到了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办公室的高度认可,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市级十佳培训基地。

    记者: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贵校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为什么会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

    张校长:现代社会知识、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快,为此,学校组织专门人员请教专家学者,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订单式教学模式”,实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把专业设置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校内建起了各个专业相配套的实训车间,在校外设立了生产实习基地。学校先后与苏州、上海、北京、青岛等地大中型企业实行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学生在入校时就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合同,做到招生与招工同步,入校同时就意味着入厂,学校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岗位的要求,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企业为学校常年提供实习基地和就业场所,在某种程度上,学校就是工厂,工厂也变成了学校。实行“订单式”培养,一方面,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顶岗位就业,为企业创造财富;另一方面,企业既可以招收符合自己要求的技术人员,又可以省去培训环节,节省大笔培训费用,实现了校企“互惠”、“双赢”的目标。

采访后记:一所学校是有气质的,这种气质往往凝聚在校长身上。通过与张波英校长的一番访谈,记者能感受到他身上的儒雅与平和,更能感受到他带领学校师生大干一场的勇气与决心。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校长,我们有理由相信,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http://club.history.sina.com.cn/thread-3032151-1-1.html(引自新浪论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