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三板中的“两网股”
(2013-05-23 16:57:02)
标签:
老三板两网股股票 |
分类: 老三板 |
老三板中除了从主板市场终止上市后退下来的43只“退市股”,还有从原来两个法人股市场退下来的8只“两网股”,即大自然(400001)、长白(400002)、海国实(400005)、京中兴(400006)、华凯(400007)、广建(400009)、鹫峰(400010)、港岳(400013)。
“两网股”是指 1992年7月1日在STAQ系统(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法人股流通转让试点运行和1993年4月28日投入试运行的NET系统(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有限公司开发设计),并在1999年9月9日关闭STAQ和NET系统后遗留下来的股票。
1992年和1993年,在北京相继开通了STAQ和NET系统,从而形成了全国“两所两网”的资本市场格局。1998年,由于地区证券柜台交易泛滥,国家决定整顿场外非法交易市场,STAQ系统和NET系统也在其中。1999年9月,STAQ系统与NET系统停止交易。2001年5月25日,根据证监会意见,中国证券业协会决定选择部分证券公司试点开展原STAQ、NET系统流通股转让业务,三板市场由此登上历史舞台。
STAQ、NET两系统先后共有17家流通法人股上市公司(STAQ10家、NET7家),至1999年9月9日两市场暂停交易时,仅剩下11家作为遗留问题公司,它们大部分转上三板市场。未沦入三板而转往主板上市的有海南航空(600221)、蜀都A(000584)、南京中商(600280)、南海发展(600323)、东方实业(600515)等公司。
两网系统公司,是在政府开办的交易场所上市,又被政府强制关停。在1992年7月至1999年9月的7年间,经历了由开到关,由短盛而长衰的历史,早期的投资者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申银万国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总部总经理张云峰是中国三板市场建设的“元老”之一,2001年三板市场设立之初,他就参与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交易监管业务设计与运作等重要工作。
“出路不明”是张云峰对于老三板公司,尤其其中的两网系统公司前景的一大担忧。据张云峰分析,监管层对于退市公司转主板上市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大原则,即基本符合上市条件时,可直接向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所在证监会的授权下审核上市申请。而对于两网系统公司转主板市场,则连大的规则都没有。他们不能增发,不能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甚至重新走IPO都有障碍。
两网系统公司的经营状况要比老三板整体情况要好得多。以大自然5为例,公司自成立至今,从来没有出现过年度亏损,业绩比一些动不动就亏损的主板公司强。但因为与退市公司同处老三板,两网系统公司也无辜背上了“垃圾股”之名。可既便如此,两网系统公司的待遇却不如退市公司。
两网系统公司都是成立多年的老公司,本来就背着沉重的历史包袱,IPO上市门槛很高,在三板市场又得不到政策支持,所以想IPO这条路其实是很难走通。两网公司都有不少不良资产需要剥离,还要股改,只有把业绩做好,才能具备IPO上市的条件。
所以现在两网公司尽的是主板上市公司的义务,上市公司要做的信息披露等工作都得做,但又不能享受上市公司的权利,这其实是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是不公平的。2004年前后,4家两网系统公司曾经联合写过情况说明上报中证协,在报告中,他们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在融资扩股方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同时希望对两网系统公司降低上市门槛。
自2000年起,监管层就一直表态,会给两网系统公司和退市公司政策支持,鼓励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