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文考研 |
第四章 语 音
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
语音:
音高:
音强:
音 长:
音 质:
音 素:
音 位:
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
音位区别特征:
音位系统:
音 节:
复元音:
复辅音
语流音变: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
换位:
历时语音规律:
国际音标制订的原则:
二、用学过的语言学理论解释下列语言现象。(每题2分)
1.口语中“他是一个学生?”和“他是一个学生。”前者是一个疑问句,后者是一个陈述句。
2.在辽西方言中,我们说“这里有[san55]个人”和“这里有[?an55]个人”都可以。
3.在汉语普通话中,我们在读“面包”这个词时,由[miεn51]发成[miεm51]。
4.在汉语普通话中,我们在读“演讲”这个词时发音时前一个音实际调值是35。
5.汉语普通话中“喇叭”一词在语流中的实际读音不是[lA214pA]而是[lA214bэ]。
6.在汉语普通话中,我们在读“豆腐”时的实际发音是[tou51f],英语中在读“I am a student”时的实际读音是“Iˊm a student”。
7.在用北京话说“言语”时,它的实际发音是[yεn i]。
8.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是汉语普通话音位系统的特点;清浊的对立是英语音位系统的特点。
9.发元音时,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气流比较强。
10.“请勿高声说话”中的“高”指的是音强,而不是指音高。
11.[α] [a] [A] [ε]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个音位的四个条件变体。
12.汉语的[ni tγ](你的)实际读音是[ni dэ]。
三、用学过的语言学理论解释下列观点的正确与否。(每题2分)
1.语音是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能实现交际功能的声音,咳嗽声是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而且能实现一定的交际功能,所以它是语音。
2.汉语中有chu?ng、zhàng 这样的音,所以汉语里有复辅音。
3.声调的调值是由音高决定的。
4.英语中的/P/和/Pˊ/是两个音位,汉语普通话中的/A/、/a/、/ɑ/、/ε/是四个音位。
5.汉语中的“木头”“面包”在实际读音中发生了变化,而“木”和“头”,“面”和“包”都有出现的先后顺序,所以这种语音变化属于历时音变。
6.汉语中原有入声韵, “入派三声”之后,现在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韵了,这是语音演变的共时变化。
7.音位的自由变体是跨语言或方言的。
8.在汉语中,声调和语调是相同的。
9.音素和音位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所以二者没有任何区别。
10.[ɡ]和[k]在汉语普通话中是两个不同音位。
11.英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所以英语的语音中没有音高的变化。
12.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因此,凡是能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都是音位。
13.“清音”是汉语普通话音位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性特征。
14.“请勿高声说话”中的“高”指的是音高。
15.汉语[?anka](山岗)一词中[-nk-]两个辅音连在一起了,所以,汉语有复辅音。
四、分析题。
1.分析下面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每个1分,要求每个特征无一错误)
(1) 汉语 /P′/
(2) /n /
(3) / f /
(4) / t′/
(5) /i/
(6) /n/
(7) /k/
(8) /p/
(9) /x/
(10) /u/
(11) /t/
(12) /m/
(13) /ts/
(14) /y/
(15)
(16) 英语/q/
(17) /o/
(18) /?/
(19) /b/
(20) /i/
(21) /ε/
(22) /p/
(23) /d/
(24) /f/
(25) / ts /
(26) 2.分析下面音位的对立点。(每个1分,要求每个特征无一错误)
( 1)英语 /b:p/
/i:a/
/b:p/
/s:z/
/f:v/
( 2)汉语 /i:y/
/p:p′/
/a:p/
/i:u/
3.根据所给的音位的区别性特征写出汉语普通话的音位(每题0.5分)
(1)舌尖前不圆唇元音/ / (2)双唇鼻音/ /
(3)舌尖前腭不送气塞擦音/ / (4)舌尖后最高不圆唇元音/ /
4.选出下列音位中不同类的一个,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
( 1)A[m n t y] B[f p t k]
(2 )A[i y e a] B[e n o u]
5.指出下列语流音变的类型。(每题0.5分)
难免 木头 东西 脱落
唱啊 三面 面包
野草 喇叭 辛苦
勇敢 勤恳 棉袍
6.舌位较前的[k],舌位靠后的[k],圆唇的[k],浊音[g] 四个音素分别在[ei] [αu][][uo]中的哪个语音环境中出现?它们是几个音位?为什么?(2分)
7.用国际音标给下列词注音,并说明其中主要元音的区别。(3分)
老大爷
哥 哥
天安门
8.用国际音标给“战士热爱祖国”几个汉字注音,并对前三个音节中的元音发音条件加以描写。(4分,描写要求每个元音音素无一错误)
9.用国际音标给“打、搬、好、古、千、这”六个汉字注音,分析其中的元音有几个音位,是哪几个?为什么?(4分)
10.指出下列各组辅音在发音特点上的共同之处。(每题1分)
(1)[ts][x][p]
(2)[tf][ts][tsh]
(3)[th][ph][kh]
(4)[v][z][n]
11.音对归类(每题0.5分,将所给的音标按类填写)
[p] [t] [x] [f] [m] [] [tf]
舌面音[][] 塞 音[][] 浊 音[][]
擦 音[][] 舌根音[][] 鼻 音[][]
12.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条件
[ ] [ ]
[ ] [ ]
13.根据教材上的“元音舌位图”,描写8个标准元音的发音特征。
14.描写普通话22个辅音的发音特征。
15.指出下面情况属于哪一种语流音变现象
⑴厂长:chǎngzhǎng→chángzhǎng
⑵think[θik](认为):[n]→[]
⑶早晨:zǎo·chen→zǎo·shen
⑷天+啊→天哪
⑸I am (我是)→I'm
16.用国际音标标注下面的词语
春暖花开
五、简答。(每题4分)
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2.音位的特征。
3.音位系统的内容。
4.语音的历时演变的内容。
5.语音调查的意义。
7 实验语音学对语音研究的贡献
8 复元音的发音特点
9元音的分类
10形成不同音质的条件
11弱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举例说明。(每题2分)
1.举例说明语调的功能。
2.音位的分化与合并常常交错在一起。
3. 举例说明语流音变的几种类型(例子要有两种以上语言)
4.举例说明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5.非音质音位的分化与合并
6.音强和音长在英语中区别意义
7.国际音标的优点
七、论述。(每题8分)
1.语流音变及其类型。
2什么是音位变体?用实例阐释音位变体的类型,并说明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八、思考题:
1. 在讨论语音时,英国学生说“[P]和[Ph]是同一个音位”,中国学生说“不对,它们是不同的音位”。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2. 中国学生说“[pen]这个音节是由两个音段构成”,英国学生说“不对,它由三个音段构成”。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第五章 语 义
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
语义:
词义:
义素:
语义场
语境:
理性意义:
义项:
二、用学过的语言学理论解释下列语言现象。(每题2分)
1.“海象”不是“海里的大象”,“熊猫”也是“熊和猫”,“马路”不表示“马走过的路”。
2.词义的形成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但是语言中却有“上帝、天堂、神仙”这样的词语,它们没有客观基础。
3.英语中的“dog”一词含有褒义,而汉语词与“狗”有关的大都有贬义。
4.在现代汉语中,“晒”是动词,“太阳、衣服、月亮、空气”是名词,前者可以和后者构成动宾结构,但是事实上晒只可以和太阳、衣服组合,而不能和月亮和空气组合。
5.“你好”这个句子在不同的说话时间、地点有不同的意义,如一般的问候、“你不好”等意义。
6.汉语中的“公共汽车”和英语中的“bus”指称的是同一种交通工具,“婆姨、堂客、老婆、妻子、夫人”指称的也是同一类对象,但他们却不是同义词。
7.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称作“爸爸、爹爹”的人在写信或正式的场合却多用“父亲、家父”。
三、用学过的语言学理论解释下列观点的正确与否。(每题2分)
1.词义的概括性是针对事物的类或关系而言的,对于个体事物来说没有概括性,如指人的专名“索绪尔”。
2.事物或关系的边界不清造成了词义的模糊性,所以这种性质对于交际是个障碍。
3.反义词就是意义相反的词。
4.多义词是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如“花”就有多种意义,如“花费、植物的一个部分”等。
5.语义歧义、语义模糊、语义笼统是一回事。
6.义素不是自然语言的单位,而是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
7.只含一个义素的词是单义词,含有多个义素的词是多义词。
8.语义演变的途径有扩大、缩小、转移。
9.词义具有模糊性,这是语言的消极因素,不利于人们交际。
四、分析题。
1.下列词语的附加色彩。(每题0.5分)
阁下 训导 高等 忠厚 权贵 倒爷 哥们儿
鹅卵石 承蒙 答谢 欣悉 败家子 演奏 调试 葡萄胎
康复 搅和 轻蔑 獭皮狗 欺凌 发毛 哈蟆镜
车流 出台 脑袋 疙瘩 囹圄 鸟瞰 珍重 绿洲
2.义素分析。(每题1分)
(1) 教师 学生
(2)灌木 乔木
(3)哥哥 妹妹
(4)嫂子 弟媳
(5)姐姐 弟弟
(6)椅子 沙发 凳子 草垫
(7)自行车 助力车 摩托车
(8)馒头 包子
(9)鞋子 靴子 袜子
3.有人说老李太胖,有人说老李不胖,请从语义性质的角度分析人们看法不一的原因。
五、简答。(每题4分)
1. 语义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2. 义素分析的作用。
3. 语义聚合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4. 语义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5. 语境对词义的作用。
6.简述义素分析的步骤
六、举例说明。(每题2分)
1. 词义的民族性。
2. 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模式有哪些。
3. 语义发展变化的结果有哪些表现形式。
七、论述。(每题8分)
1.如何理解词的理性意义、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八思考题:
1结构语言学认为,“爱和恨”的语义不能确定,因而暂时抛开语义,着重研究语言形式。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乔姆斯基早期认为,意义和头发颜色一样,与建立语法无关。你的看法如何?
3尽可能多地写出含义素“雨”的语义场中的词语。
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
语音:
音高:
音强:
音 长:
音 质:
音 素:
音 位:
音位变体:
非音质音位:
音位区别特征:
音位系统:
音 节:
复元音:
复辅音
语流音变:
同化:
异化:
弱化:
脱落:
增音:
换位:
历时语音规律:
国际音标制订的原则:
二、用学过的语言学理论解释下列语言现象。(每题2分)
1.口语中“他是一个学生?”和“他是一个学生。”前者是一个疑问句,后者是一个陈述句。
2.在辽西方言中,我们说“这里有[san55]个人”和“这里有[?an55]个人”都可以。
3.在汉语普通话中,我们在读“面包”这个词时,由[miεn51]发成[miεm51]。
4.在汉语普通话中,我们在读“演讲”这个词时发音时前一个音实际调值是35。
5.汉语普通话中“喇叭”一词在语流中的实际读音不是[lA214pA]而是[lA214bэ]。
6.在汉语普通话中,我们在读“豆腐”时的实际发音是[tou51f],英语中在读“I am a student”时的实际读音是“Iˊm a student”。
7.在用北京话说“言语”时,它的实际发音是[yεn i]。
8.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是汉语普通话音位系统的特点;清浊的对立是英语音位系统的特点。
9.发元音时,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气流比较强。
10.“请勿高声说话”中的“高”指的是音强,而不是指音高。
11.[α] [a] [A] [ε]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个音位的四个条件变体。
12.汉语的[ni tγ](你的)实际读音是[ni dэ]。
三、用学过的语言学理论解释下列观点的正确与否。(每题2分)
1.语音是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能实现交际功能的声音,咳嗽声是从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而且能实现一定的交际功能,所以它是语音。
2.汉语中有chu?ng、zhàng 这样的音,所以汉语里有复辅音。
3.声调的调值是由音高决定的。
4.英语中的/P/和/Pˊ/是两个音位,汉语普通话中的/A/、/a/、/ɑ/、/ε/是四个音位。
5.汉语中的“木头”“面包”在实际读音中发生了变化,而“木”和“头”,“面”和“包”都有出现的先后顺序,所以这种语音变化属于历时音变。
6.汉语中原有入声韵, “入派三声”之后,现在普通话中已经没有入声韵了,这是语音演变的共时变化。
7.音位的自由变体是跨语言或方言的。
8.在汉语中,声调和语调是相同的。
9.音素和音位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所以二者没有任何区别。
10.[ɡ]和[k]在汉语普通话中是两个不同音位。
11.英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所以英语的语音中没有音高的变化。
12.音位是能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因此,凡是能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都是音位。
13.“清音”是汉语普通话音位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性特征。
14.“请勿高声说话”中的“高”指的是音高。
15.汉语[?anka](山岗)一词中[-nk-]两个辅音连在一起了,所以,汉语有复辅音。
四、分析题。
1.分析下面音位的区别性特征。(每个1分,要求每个特征无一错误)
(1) 汉语 /P′/
(2) /n /
(3) / f /
(4) / t′/
(5) /i/
(6) /n/
(7) /k/
(8) /p/
(9) /x/
(10) /u/
(11) /t/
(12) /m/
(13) /ts/
(14) /y/
(15)
(16) 英语/q/
(17) /o/
(18) /?/
(19) /b/
(20) /i/
(21) /ε/
(22) /p/
(23) /d/
(24) /f/
(25) / ts /
(26) 2.分析下面音位的对立点。(每个1分,要求每个特征无一错误)
( 1)英语 /b:p/
/i:a/
/b:p/
/s:z/
/f:v/
( 2)汉语 /i:y/
/p:p′/
/a:p/
/i:u/
3.根据所给的音位的区别性特征写出汉语普通话的音位(每题0.5分)
(1)舌尖前不圆唇元音/ / (2)双唇鼻音/ /
(3)舌尖前腭不送气塞擦音/ / (4)舌尖后最高不圆唇元音/ /
4.选出下列音位中不同类的一个,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
( 1)A[m n t y] B[f p t k]
(2 )A[i y e a] B[e n o u]
5.指出下列语流音变的类型。(每题0.5分)
难免 木头 东西 脱落
唱啊 三面 面包
野草 喇叭 辛苦
勇敢 勤恳 棉袍
6.舌位较前的[k],舌位靠后的[k],圆唇的[k],浊音[g] 四个音素分别在[ei] [αu][][uo]中的哪个语音环境中出现?它们是几个音位?为什么?(2分)
7.用国际音标给下列词注音,并说明其中主要元音的区别。(3分)
老大爷
哥 哥
天安门
8.用国际音标给“战士热爱祖国”几个汉字注音,并对前三个音节中的元音发音条件加以描写。(4分,描写要求每个元音音素无一错误)
9.用国际音标给“打、搬、好、古、千、这”六个汉字注音,分析其中的元音有几个音位,是哪几个?为什么?(4分)
10.指出下列各组辅音在发音特点上的共同之处。(每题1分)
(1)[ts][x][p]
(2)[tf][ts][tsh]
(3)[th][ph][kh]
(4)[v][z][n]
11.音对归类(每题0.5分,将所给的音标按类填写)
[p] [t] [x] [f] [m] [] [tf]
舌面音[][] 塞 音[][] 浊 音[][]
擦 音[][] 舌根音[][] 鼻 音[][]
12.描写下列辅音的发音条件
[ ] [ ]
[ ] [ ]
13.根据教材上的“元音舌位图”,描写8个标准元音的发音特征。
14.描写普通话22个辅音的发音特征。
15.指出下面情况属于哪一种语流音变现象
⑴厂长:chǎngzhǎng→chángzhǎng
⑵think[θik](认为):[n]→[]
⑶早晨:zǎo·chen→zǎo·shen
⑷天+啊→天哪
⑸I am (我是)→I'm
16.用国际音标标注下面的词语
春暖花开
五、简答。(每题4分)
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2.音位的特征。
3.音位系统的内容。
4.语音的历时演变的内容。
5.语音调查的意义。
7 实验语音学对语音研究的贡献
8 复元音的发音特点
9元音的分类
10形成不同音质的条件
11弱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举例说明。(每题2分)
1.举例说明语调的功能。
2.音位的分化与合并常常交错在一起。
3. 举例说明语流音变的几种类型(例子要有两种以上语言)
4.举例说明什么是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5.非音质音位的分化与合并
6.音强和音长在英语中区别意义
7.国际音标的优点
七、论述。(每题8分)
1.语流音变及其类型。
2什么是音位变体?用实例阐释音位变体的类型,并说明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八、思考题:
1. 在讨论语音时,英国学生说“[P]和[Ph]是同一个音位”,中国学生说“不对,它们是不同的音位”。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2. 中国学生说“[pen]这个音节是由两个音段构成”,英国学生说“不对,它由三个音段构成”。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第五章 语 义
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
语义:
词义:
义素:
语义场
语境:
理性意义:
义项:
二、用学过的语言学理论解释下列语言现象。(每题2分)
1.“海象”不是“海里的大象”,“熊猫”也是“熊和猫”,“马路”不表示“马走过的路”。
2.词义的形成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但是语言中却有“上帝、天堂、神仙”这样的词语,它们没有客观基础。
3.英语中的“dog”一词含有褒义,而汉语词与“狗”有关的大都有贬义。
4.在现代汉语中,“晒”是动词,“太阳、衣服、月亮、空气”是名词,前者可以和后者构成动宾结构,但是事实上晒只可以和太阳、衣服组合,而不能和月亮和空气组合。
5.“你好”这个句子在不同的说话时间、地点有不同的意义,如一般的问候、“你不好”等意义。
6.汉语中的“公共汽车”和英语中的“bus”指称的是同一种交通工具,“婆姨、堂客、老婆、妻子、夫人”指称的也是同一类对象,但他们却不是同义词。
7.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称作“爸爸、爹爹”的人在写信或正式的场合却多用“父亲、家父”。
三、用学过的语言学理论解释下列观点的正确与否。(每题2分)
1.词义的概括性是针对事物的类或关系而言的,对于个体事物来说没有概括性,如指人的专名“索绪尔”。
2.事物或关系的边界不清造成了词义的模糊性,所以这种性质对于交际是个障碍。
3.反义词就是意义相反的词。
4.多义词是一个词有多个意义,如“花”就有多种意义,如“花费、植物的一个部分”等。
5.语义歧义、语义模糊、语义笼统是一回事。
6.义素不是自然语言的单位,而是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
7.只含一个义素的词是单义词,含有多个义素的词是多义词。
8.语义演变的途径有扩大、缩小、转移。
9.词义具有模糊性,这是语言的消极因素,不利于人们交际。
四、分析题。
1.下列词语的附加色彩。(每题0.5分)
阁下 训导 高等 忠厚 权贵 倒爷 哥们儿
鹅卵石 承蒙 答谢 欣悉 败家子 演奏 调试 葡萄胎
康复 搅和 轻蔑 獭皮狗 欺凌 发毛 哈蟆镜
车流 出台 脑袋 疙瘩 囹圄 鸟瞰 珍重 绿洲
2.义素分析。(每题1分)
(1) 教师 学生
(2)灌木 乔木
(3)哥哥 妹妹
(4)嫂子 弟媳
(5)姐姐 弟弟
(6)椅子 沙发 凳子 草垫
(7)自行车 助力车 摩托车
(8)馒头 包子
(9)鞋子 靴子 袜子
3.有人说老李太胖,有人说老李不胖,请从语义性质的角度分析人们看法不一的原因。
五、简答。(每题4分)
1. 语义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2. 义素分析的作用。
3. 语义聚合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4. 语义发展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5. 语境对词义的作用。
6.简述义素分析的步骤
六、举例说明。(每题2分)
1. 词义的民族性。
2. 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模式有哪些。
3. 语义发展变化的结果有哪些表现形式。
七、论述。(每题8分)
1.如何理解词的理性意义、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八思考题:
1结构语言学认为,“爱和恨”的语义不能确定,因而暂时抛开语义,着重研究语言形式。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乔姆斯基早期认为,意义和头发颜色一样,与建立语法无关。你的看法如何?
3尽可能多地写出含义素“雨”的语义场中的词语。
后一篇:现代汉语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