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尘的味道——读万雁散文集《水蓝风清》

(2011-03-06 15:59:56)
标签:

万雁

水蓝风清

文化

分类: 闲读

出尘的味道

——读万雁散文集《水蓝风清》

文/江南冰雨

 

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擦肩。我们是有尘缘的,我与湖北女作家万雁的一面之缘,虽如惊鸿,亦留下了一丝牵挂,比如《水蓝风清》。

我喜欢这本书的装帧,清雅脱俗。一如诗人郑炜所描绘的那样:

 

给我一块草地、一缕阳光

水蓝风清,再毋需鸟儿鸣唱

且打开一本味道淡淡的书

让野菊花伴我静静开放。

 

我喜欢这本书出尘的味道,这是另一个清凉世界。无论你在何方,只要你与万雁有缘,便会打开这本味道淡淡的书,她的天生丽质,自然而来。郑炜是个诗人,我想,任何一个诗人,都会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他的情感,而在《走过白莲塘》这篇序里,诗人同样用四行诗来表述:

 

田田的莲叶挨挤着向我拥来

正在晚风里不断行动

也不知哪一朵莲花

将首先与我相逢

 

——郑炜《白莲塘》

 

这样简洁的诗句是优美的,任何精美的语言都显得苍白,而诗歌是隐喻的,也许,以莲花来隐喻更能够贴近万雁身上的某种特质。

如果说,诗人是用莲花这种水生植物抒发他的第一印象——水蓝,那么,万雁的恩师汉楚则用“风清”来凸显对作者的殷切之情。

“所以蓝色既是雁的天空,更是她宿命里的底彩。”

——汉楚《蓝色之舞》

且看作者对本书的分辑:草色入帘、风过心扉、蓝色炊烟,情浅情深、我知道我。很多时候,能够从细节上体现一个人的情愫,或者,从一篇散文上知晓一个人的内心,正因为与万雁的匆匆一面,我所获取的信息更多来源于她的文字。在她笔下,不乏优美的笔触和对生活现场的感悟,她对植物的喜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她写梅、莲、兰、茉莉、草籽花、芭蕉树等等,无不写出了植物的状态与精神。如《与梅有约》,写出了梅的神韵和对梅的痴迷。如《风中白莲》,“莲叶低头撤退的时候,莲现身了!不蔓不枝,不惊不怒,淡淡地开放在水中央。”隐喻了莲的出尘不染。如《一墙绿叶》,写爬山虎被人铲除,而我心不平,有着女子特有的小脾气、小忧伤。《一个名叫寒雨的女子》,“独活,是一种草的名字,是中药里面的一味药。”“而寒雨,从某种意义而言,即是这中药里的一味——独活。”由花草及人,写出了一定的哲理与人生的思考。同样,很多细微的生活现场在她笔下一一呈现,活色生香。如《武夷山大红袍》,写大红袍的前生今世,写品茶的愉悦。《淡淡的味道》,从喝菊花茶的方式,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写出了一份淡淡的情愫。《一首诗背后的故事》,从去渔村赏景发展到查找《蒹葭》这首诗的来源,直到联系上原作者,可见一名散文爱好者的用心。《写贺卡》,不要打印,只要手写。《乡愁是碗糊汤粉》,她不愿超凡脱俗,融入了尘世的烟火气。

她以心灵感觉与抒写,并记录下生活的原生态,进而升华。如《将清欢种于心田》,写主人公生活艰辛,却情趣高雅,她那清淡的欢愉感染了“我”。《清明雨》,引用了盲居士提灯笼的故事,善意地表达了对生命个体的关怀与提醒。又如《一罐桂花酱》,要将友情保质在冰箱里,体现了一个小女子精致的素心。我知道,万雁是喜欢读散文家林清玄的,她不止一次地在文中提到并且引用:“记得林清玄先生说过,清欢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散文家林清玄的名字中也有一个清字,那清中透着悠悠的禅味,如此美的名字,原以为是作家笔名,偏偏不是。”因为偏好与喜爱,万雁在写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流露出与清玄散文相似的一丝丝禅味。

尘世,是我们生活的常态,那些貌似平凡的简单与琐碎,通过万雁笔下的渲染,多多少少给人以美的启迪和领悟。尘世间,因为太多的好与坏,是与非,遮蔽了我们的双眼,文字的怡情和自娱,以及一些小小的感动,总能够让人心生共鸣,而在《水蓝风清》这本书里,我读到一份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关爱。

报刊链接地址: http://wldaily.zjol.com.cn/html/2011-03/26/content_12195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