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偶寄 |

好想,枕在母亲的臂弯里,再看一次天上的月亮。这是一个充满温馨的想法,一如现在半拥着的女儿,在我怀里酣睡。
她已经会背一些简单的唐诗了,这说明她的记忆力挺强,遗传了我某些良好的基因,可有时候,她并不是很专心,爱开小差,这也可能与我的恶习有关,总之,女儿的个性与我很相似,当然,也包括她妈妈的一部分优缺点。怎么说呢,反正,我俩都挺疼爱自己的女儿,她的一举一动,牵引着我们的神经。
爱是需要关怀,需要维系的,每时每刻,我们在获得亲情、爱情的时候,同样付出许多。
当她背起那首幼孺皆知的《静夜思》时,我被她声情并茂的童音感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她站在床头,一字一句,有板有眼,就象是个诗人。
然而,大多数诗人都有一根敏感的神经,我所希望的女儿在活泼好动之外,应该多一些平和、冷静,这个世界是噪杂的,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诱惑,而你又如何能够独善其身?
她很小,只有四岁,在我只有这么大岁数的时候,我还住在乡下,现在想想,外婆家的那爿天空永远是蔚蓝色的,还有那些洁白无暇的云彩,我在金黄的麦地里嬉耍,我在高高的草垛旁等待牧归,我在夏夜的凉席上数天上的星星,我在秋蝉的嘶鸣中安然入睡。一切的一切都是充溢着诗意与悠闲。
悠闲的生活总是在童年的梦里,无论如何我是回不到童年的,但现在的你,该是有着无数的乐趣与欢悦的日子。
最近去外公外婆家,他们对我显现出无比的热情,外婆的举动简直可以说是殷勤。对于童年的那些往事,早就想把它写出来,就连题目我都已经拟好了,就叫《那个村庄,那些日子》,可惜的是,不能静下心来回忆。
回忆是需要平心静气的,没有丝毫的杂念,而我们存活的这个世界里,人是有杂念的,五谷杂粮、生老病死,柴米油盐酱醋茶,个中滋味,须静品。
外公跟我说起要去拍照的事,说是换老年证用,还说拍了照之后,你们一人一张,留个纪念。瞧着外公两鬓的白发,多少有些伤感。岁月催人老,我只能说鹤发童颜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象外公这样的老人,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已经是处世不惊,荣辱无关了。从他话语里,更多的是平和。
不几日,我从母亲的手中接过了外公与外婆的合影,两位老人相依相偎,亲蜜无间,这张照片拍得真好,我看到了某种源于心底最本色的东西,那叫做纯真。
是的,人活一辈子,要想保存最初的纯真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在我眼里,我的女儿与她的外祖父外祖母毫无二致,他们同样拥有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而我母亲的生活依旧忙碌,我对她始终保留着一些歉意,在我童年直到而立之年,她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个中的艰幸是无法用文字来衡量的,感情的重与轻,深与浅,浓与淡,全在于一针一线,一言一行。
母亲给予我的关爱,如今重复在她的外孙女身上,有时我会说她过于溺爱与纵容,但仔细想想,这样无私的爱,几人能够给予?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永无止境。
快过年了,母亲给我送了双毛皮鞋,她说,天凉了,穿了脚底暖和。是的,这是只有母亲才会给予的温暖。
我常会在静夜里遐想,只有在夜色中这个世界才会显得平和。我常会想起小时候,一盏燃油灯下,母亲在为我穿针引线的日子。
窗外的月光柔美,她在我的怀中安睡。是的,无论是圆月、残月、上弦月还下弦月,我只爱我心中的那爿月儿。
前一篇:有枫来临
后一篇:盘点2005,我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