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辞手法(Rhetoric Techniques)系列之二十五 类比 (Analogy)

(2014-01-05 14:17:06)
标签:

英语教育

英语专业

英语写作

修辞手法

类比

教育

分类: Writing

修辞手法(Rhetoric Techniques)系列之二十五 类比 (Analogy)

 

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类比是一种主观的不充分的似真推理,因此,要确认其猜想的正确性,还须经过严格的逻辑论证。

 

一、概述

概念介绍

所谓类比是这样的一种推理,它把不同的两个(两类)对象进行比较,根据两个(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的相似,而且已知其中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相似的其他属性的结论。

 

模式介绍

类比推理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下列模式来表示:

A对象具有属性abc,另有属性d

B对象具有属性abc

===============================

所以,B对象具有属性d

上述的“A”、“B”是指不同的对象:或是指不同的个体对象,比如地球与太阳;或是指不同的两类对象,比如植物类与动物类;或是指不同的领域,比如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类比推理的应用场合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也可以把某类的个体对象与另—类对象进行类比,例如,为了弄清某种新药物在人类身上的效用和反应如何,往往是用某类动物个体来做试验,然后通过类比求得答案。

类比的结论是或然的。类比的结论之所以具有或然性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象之间不仅具有相同性,而且具有差异性。就是说,AB两对象尽管在一系列属性(abc)上是相似的,但由于它们是不同的两个对象,总还有某些属性是不同的。如果d属性恰好是A对象异于B对象的特殊性,那么我们作出B刘象也具有d属性的结论,便是错误的。例如,地球与火星尽管它们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似的(太阳系的行星,存在着大气层,适于生命存在的温度等等),但是地球上有生物,能不能说火星上也有生物呢?不能,因为火星还有不同于地球的特殊性。近年来航天的科学考察表明,火星上并未发现什么生物。另一方面,对象中并存的许多属性,有些是对象的固有属性,有些是对象的偶有属性。比如,血液循环是人体的固有属性,而吃了鸡蛋产生过敏反应,这是个别人身上的偶有属性。如果作出类推的d属性是某一对象的偶有属性,那么另一对象很可能就不具有d属性。

类比,作为一种推理方法,它是通过比较不同对象或不同领域之间的某些属性相似,从而推导出另—属性也相似。它既不同于演绎推理从一般推导到个别,也不同于归纳推理从个别推导到一般,而是从特定的对象或领域推导到另一特定对象或领域的推理方法。

尽管类比推理可以在某类个体对象与另一类对象之间进行,但是类比推理却不能在某类与该类所属的个别对象之间进行。如果以为类比推理是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压缩,那就错了。类比推理只能在两个不同对象或不同领域中进行过渡。

有人以为存在着这样一种类比推理:

S类的某一个体具有属性abcd

S类具有属性abc

==============================

所以,S类具有属性d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凭主观想象用类比推理的模式去描述了 一个实际上是归纳概括的逻辑过程。诚然,无论是归纳推理还是类比推理都是已有知识的外推和扩展。但是不能因此而混淆了两种推理方法之间的根本区别: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特殊)概括到一般,而类比推理是从某一特定的对象或领域外推到另一个不同的特定的对象或不同的领域。

还有人认为有这样一种类比推理:

S类对象具有属性abcd

S类的某一个体对象具有属性abc

========================================

所以,S类的某一个体对象具有属性d

这种观点同样也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凭主观想象用类比推理的模式去描述了一个实际上是演绎的逻辑过程,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推出个别(特殊),而类比却是从某一特定对象或领域外推到另一个特定对象或领域的。这种根本区别不能混淆。

 

二、类比类型

综述

类比的出发点,是对象之间的相似性,而相似对象又是具有多种多样的属性,在这些属性之间又有这样和那样的关系,人们对这些关系的认识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随着对这些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所运用的类比方法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类型。英国的玛丽•赫斯博士在论类比的科学使用时曾认为:

“在科学中使用类比往往就是主张在类比物与应予解释的系统之间有两类关系。第一类关系是类比物的性质与应予解释的系统的性质之间的类似性关系。第二类关系是因果关系或函数关系,这类关系既适用于类比物也适用于应予解释的系统。

类比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质料类比

所谓质料类比,就是根据类比物的性质与应予解释的系统的性质之间的类似性所进行的类比。在上表中,依据声音和光的横向的类似性关系进行的类比就是质料类比。又如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以后,很多人提出怀疑。后来哥白尼学说的拥护者伽利略,用望远镜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围绕着木星旋转的现象,于是把太阳系与木卫系统加以类比,即根据类比物木卫系统的性质,与应予解释的系统太阳系的性质,两者有着类似性关系,而向人们科学地解释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的假说。

质料类比是类比方法中比较简单的类型,这种类比仅以类比物与应予解释的系统两者的性质相似为依据,这种类似性还是较肤浅的,还没有确定各相似性质之间的必然性联系,因此类推所得的结论,具有很大的或然性。为了深入地认识对象,科学家都希望从对象的属性之间找到必然性的联系,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就可以把类比的水平提高一步,使推理的结论更可靠。依据因果关系进行类比就能达到这一目的,这也就推动类比向新的类型发展。

形式类比

形式类比是依据类比物与应予解释的系统两个领域的因果关系或规律性相似而进行的类比。在上表中,声音与光的纵向关系的类比就是形式类比。在这里存在着把每一栏中各项联系起来的相同类型的因果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强度随距离变化等等。

由于形式类比是以相似的因果关系成规律性为依据的,因此这种类比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能大大地提高。

综合类比

综合类比是在应用综合法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数学模型之间的相似性而进行的一种类比。例如仿生学中设计模拟生物器官的技术装置,都是应用综合类比的成果,它们是以数学模型的相似性为根据的。

 

三、合理性原则

为了使类比在科学发现中发挥有效的作用,人们进行类比推理时应当注意以下的原则:

第一,类比所根据的相似属性越多,类比的应用也就越为有效。这是因为两个对象的相同属性越多,意味着它们在自然领域(属种系统)中的地位也是较为接近的。这样去推测其他的属性相似也就有较大的可能是合乎实际的。例如十七世纪惠更斯的波动说,是通过光与声音进行类比提出来的。当时发现声音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同时又有波动性,光也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于是推出,光也有波动性。由于当时惠更斯没有注意到光的干涉现象,加之其他原因,使得光的波动说一度受到了冷落。到了十九世纪,英国的托马斯•扬,进一步将光和声音进行类比,在类比中引进了波长概念,解释了光和声音的干涉现象,提出了横波概念,于是恢复了被人冷落—百多年的光的波动说,使光的波动说进一步被确认。

第二,类比所根据的相似属性之间越是相关联的,类比的应用也就越为有效。因为类比所根据的许多相似属性,如果是偶然的并存,那么推论所依据的就不是规律的东西,而是表面的东西,结论就不大可靠了。如果类比所依据的是现象间规律性的东西,不是偶然的表面的东西,那么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就较大。

第三,类比所根据的相似数学模型越精确,类比的应用也就越有成效。因为只有在精确的数学模型之间作出类比,才能把其中相关的元素分别地准确地对应起来,才能较为有效地作出新的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