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食起居话养生6(转录)

(2009-02-16 10:15:27)
标签:

养生

瓣膜

心气虚

君主之官

心阴虚

英国

健康

第三部分 用养生哲学观辩证现代病和人的行为关系
现代病应该是越来越多呀!与世界人口的上涨是成正比的,甚至超过了人口的上涨,这种情况怎么看,依我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然规律的一种平衡法则,他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恐龙的消失,因为恐龙太庞大了,当地球上的资源不能够满足地球上这些庞然大物需要的时候,那么就必须有一种自然地平衡法则,来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自然优胜劣汰的一种选择。我们看到电视上,有成群的鲸鱼在自杀,人们呢?往往还去施救,感叹,但是这些鲸鱼推回去又上来了,就是想死,因为人类对海洋的掠夺太过了,已经没有食物使这些鲸鱼在继续生存,于是,这种自然地调控就开始了。我们能够来谈养生,今天这么多的朋友,能够舍去休息的时间到这里来共同的探讨养生,我想第一:在座的人应该是聪明人,第二:这些人应该好好的,健康的活下去。
1. 心脏病:
《黄帝内经》讲呢?心为君主之官。《黄帝内经》把人的五脏六腑都给命了名,说“心为君主之官”。我们下棋的时候,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不管是丢了车,还是丢了马,只要老帅还在,这棋就没输。你就车.马.炮再多刚下两三步,老帅被干掉了,你就输定了。人也是这样,只要心脏不停跳,怎么都好说。心脏一停跳,什么都没得说。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心脏在人体里是非常重要的器官,所以从养生的角度讲:能够把握心脏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黄帝内经》讲:心为君主之官,君主宁,群臣则安,君主没问题,其它的脏腑都没多大的问题,如果君主出现了问题,群臣就乱。心脏病在广东呢!问题不是太大,但仍然是众多病里的主要杀手。心脏病在北方是比较多的,心脏病我们有好多人稀里糊涂的就戴帽了,到我那里讲:我早搏、心房颤、心脏间歇,戴帽了。我一年大概要看3-4万人,真正有心脏病的人,我没看到几个,有的是放了支架了,调理后特别后悔,就问我“有没有一种办法把支架拿下来?”我说“拿不下来了。”问题发生在哪里呢?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大部分心脏病:例如:早搏、间歇这些心脏病大部分不是心脏病,是什么病呢?是脾病,中医讲:“脾主肉”,脾气足,肉气才足。如果脾气不足了,肉气就不足了。肉气不足了,心脏这块肌肉它就没有劲了,它蠕动的劲不足,就会出现供血不足,它实在没劲了歇一会,就是间歇。实在不跳了,就是停跳。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在北方有一些病人,特别是一些老人家,医院往往会告诉病人家属,这个病人已经没有医学上的治疗价值了。为什么呢?因为心脏就得用起搏器,不起搏就停了。这些人往往来不了我这里,我就告诉家人给照两张照片,一个是脸,一个是伸舌头的,一看他这整个脸上的肉是松弛的,整个脾气不足,肉气不足,脸上的肉就松弛了,嘴唇是白的,脾主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嘴唇没有血色了这是脾气不足,一伸出舌头来,舌胖那是脾气不足了。所以,我就给他把肉气补上去,老人家两三天能坐起来了,一个礼拜出院了。哇,这么神啊!医院都说了,不要治了,怎么会这么神呢?实际一点神话都没有,并不是我有本事,这是我们的祖先,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写的是清清楚楚,就这么简单。按照哲学上的意义讲呢?越复杂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越简单,因为,难与易它俩是一对矛盾,对称的,说:“难有多难,易有多易”。还有一种病象,就是心里一阵一阵的发冷,这叫心寒,心寒这种情况,往往会出现悲观厌世,甚至是感觉到世上是一片凄凉,这个心寒呢?它是在心气虚的基础上又加重了。我刚才讲:房颤、供血不足、间歇、停跳,这是一种现代医学上的病名,它的解剖学就是推动心脏肌肉运动的这股气减弱了,中医叫做心气虚。当人心气虚的时候,疲惫、胆小害怕、心里担不住事儿,重则呢?悲观厌世,厌世到什么程度呢?厌世到不想活了,所有自杀的人到了最后的那个环节是心气虚到极点了,如果能赶得上的话,及时的给他补心气,大概15分钟以后,你让他死他都不死了。有一位台湾的商人30多岁,长得很丑,找了东北的一个姑娘,比她高一头,模特一样,结婚后生了孩子。他的太太就要和他离婚,怎么说也不行,那么,他就写了一份遗书,说:既然你不爱我了,我活着也没意思了,我所有的财产都给你吧!把门反锁上,自己在家里把煤气打开了,幸亏是被人抢救了下来,还是要死,强行的把他带到北京。我一看,我说:“这样吧!我先给你补补气,咱俩一会再谈。”过了半小时以后,我说:“还想死吗?”他说“谁想死了,我现在我要写诉状,我要起诉,我要跟我老婆诉讼。”他再也不想死了,就是刚才的心气是虚的。这种物质身体就决定了他悲观厌世,那有什么斗志呢?把气补上来就不是他了,斗志就起来了,说:她把我所有的财产都拿走了,我要跟她诉讼,我要拿回来。所以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如果心气虚再往下深入一步就叫心阳虚,阳气虚了就会心寒,心寒除了悲观厌世之外,就感到特别的凄惨。和心脏有关的第三种情况就是心阴虚,心阴虚的特点恰恰相反,心气虚是推动心脏肌肉的这个阳气减弱了。那么心阴不足是在肌肉里的这个润滑物质匮乏了,心肌在运动的时候它需要有一种润滑物质使它畅快的在运动,这种润滑物质没有了以后呢?心肌在运动的时候就干磨,就磨出热来了,叫心阴虚内热,这种内热,在现代医学上往往比较多的就是血脂高、心血管堵塞,它的表现舌头是红的,口中没有津液,五心烦热(手心、脚心、内心烦热)它在精神上就会出现焦虑不安、失眠就是无端的起急,可以没有任何原因的,突然就急,上面我所说的心脏的这种失衡,它就会出现现代医学所订的病名,心肌缺血、心衰、心梗、干燥综合症、心瓣膜关闭不全等,什么叫瓣膜关闭不全呢?我们把心叫心房,它是一个房子,血呢?一上一下,一上一下的,得有个门,门一开一关一开一关使血循环,我们医学上把那个门呢?叫瓣膜,心脏的瓣膜,一瓣一瓣的瓣膜,如果心气不足呢?这个瓣膜就松了,心室一松了,房子就大了,窗户门小了,它就关闭不全,像这种情况怎么办?换瓣膜,换金属的瓣膜,那就每天要吃抗凝的药,要不然呢?瓣膜上它就会挂满了血,到最后变成梗塞了。换生物瓣膜,不挂血,但是3-5年就得在开一次膛,再换一次。那么这些人就问我:“要不要换?”我就说“你先暂停一个月,你一个月感觉到不错,你再照相通过影视的方法,它关上了,你就不换了”实际上把它的肉气补足了,这个肉一紧了,这个瓣膜就严丝合缝了,还换什么瓣膜啊!养心怎么养呢?养心从精神上养,那就是什么呢?少私寡欲,别弄的心那么累,人到老的时候,回头展望,你在这一生当中争也好斗也好多少是有意义的,数来数去,没有几件事是有意义的,都是瞎闹腾。所以呢?首先要少私寡欲,在饮食上我们应该掌握什么道理呢?大家记住了,苦入心,苦味的东西它是往心经上走的,吃的太咸了,会抑制心气,有的人吃完宴请以后,再喝点酒就要有点哭了,实际上没什么伤心事,那是吃咸了,大咸伤心呢,但是少量的吃点咸,它补心气。经常不吃盐的人,他就没劲了,多甜伤心气,如果吃甜的多了,它是泻心气的。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饭吃七成饱,晚饭最好吃五成饱,因为如果晚饭吃多了会心痛。古病名叫心下痛,心下痛不是心病,而是胃病,因为人躺下的时候平了,这个胃就会顶住心下,感觉着是心痛,实际是胃吃的过撑。第三点要注意的是:要早睡早起,不停留风动处,为什么不停留风动处,因为风为木,人的肌肉为土,木是克土的,如果风太过了,它就会进入肉中,如果肉受到风的侵蚀,这个时候人的肉呢?就会如湿布紧裹,象给裹住了一样,肌肉就紧,人呢?一定要避开风,这风水风水,就是一避风,二避水。风进入了人的肌肤,他就使人的肌肉出现了痉挛,水是主寒的,人离水太近,就会伤你的肾气,离风太近就会伤脾气。肾为先天之根,脾为后天之本,只有避开了它们的侵蚀,人才能够健康,原则上在房间里你要是动的时候你就开窗户,你要是不动的时候一定要避开风。在一个呢?不要去争执,不要去吵架,另外呢?可说可不说的不说,因为我们一生当中废话太多,一到饭桌上以后,回来想一想今晚吃饭说什么了,全是废话,因为话多伤气,所以呢?古代要求养生呢?叫“食不言,寐不语”吃饭的时候你别说话,睡觉的时候你别说话。吃饭的时候说话,弄不好要出人命,为什么呢?因为在喉咙里面的这块肉,你说话的时候把食管盖上了,你吃饭的时候把气管盖上了,你又说话,它来回忙活。有一些老人家,反应迟钝一点,饭进了气管一口气没上来4分钟走了,所以,古人讲:“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说:七十岁的人到你家来别轻易的留,说不定晚上一睡就过去了,责任谁的。八十岁的人还敢请吃饭,老人家哈哈一高兴过去了,你说你这个筵席是喜事,还是丧事呀!这是一种经验,反过来我们要反思,吃饭的时候尽量少说话,实在想说挑个有用的说,没用的话少说。为什么要“寐不语”呢?睡觉的时候,你要说话今晚的觉你就甭睡了,因为说话肺经动,肺经一动心经就动,心经一动,心肺互联就兴奋了,就睡不着了,就扰动阳气了。这种文化和英国的文化是一样的,英国的贵族吃饭的时候是不允许说话的。在养生文化中,不管中国还是外国的在一些古老文化的国家,大家的规矩都差不多。老子讲:“话多数穷,不如守中”,话多丢掉的东西太多了,不如守住中气。心呢,我就讲这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