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支教俏寡妇和孤儿学生对世俗传统陋习的抗争

(2016-05-26 12:17:00)
标签:

山那边有匹马

水族

贵州

百鸟朝凤

芳菲小猪

分类: 娱乐评论
/芳菲小猪

 支教俏寡妇和孤儿学生对世俗传统陋习的抗争 

百鸟朝凤、夜孔雀、愤怒的小鸟,最近的电影市场似乎和鸟干上了!当然排什么片子其实本就不关我们鸟事,但不得不说,百鸟朝凤的惊天一跪,确实让文艺片市场来了一场自嗨式的集体高潮。只可惜,一部电影高潮了依旧无法扭转文艺片市场低迷的现状,而百鸟朝凤的7000万,也不过是让文艺片票房做了一个俯卧撑。大部分的文艺片,依旧只有跳水的噗通噗通之声。

 支教俏寡妇和孤儿学生对世俗传统陋习的抗争 

当然如果你看腻了各种鸟的叽叽喳喳,不妨到影院里去瞧瞧一匹马——他的名字叫做《山那边有匹马》!非常不巧的是,这也是一部文艺片,而且所讲述的故事和《百鸟朝凤》也差不多,都是讲传统文化兴衰。而故事本身也不复杂。一个丈夫因救人牺牲的女老师,自愿到贵州山区水族支教,发现了学校里有匹马。当了解到这匹马是自己学生潘攀的。又发现了潘攀是个孤儿,于是就肩负起了照顾潘攀的责任……

 支教俏寡妇和孤儿学生对世俗传统陋习的抗争 

简单说,这是一个女老师与她的学生的故事。说的香艳一点,那就是一个支教的俏寡妇和她的孤儿学生与一匹马的故事。当然,作为一部文艺片,整体剧情都比较平淡,但在这平淡的故事里却酝酿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与对少数民族文化究竟是不是应该精华、糟粕全部继承的探讨。

 支教俏寡妇和孤儿学生对世俗传统陋习的抗争 

在这部电影之前,对于贵州水族可以说是闻所未闻。更加不知道这个民族有怎样的传统。不过通过电影我们知道,这个民族有着悠久的赛马传统。更加有不少优秀的骑手——潘攀去世的爸爸就是。然而,虽然爱马,但是这个民族也有杀马祭祀的习俗,而且杀马还一定要杀好马。这就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古代的人殉。

 支教俏寡妇和孤儿学生对世俗传统陋习的抗争 

如果说人殉是一种陋习,那么让好马殉葬,似乎也不能说就是一个良好的习俗。而为了拯救被潘攀视作母亲的这匹马,我们的俏寡妇老师对这种陋习进行了一场抗争……应该说,整个电影全部发生在一个山沟里,一个小镇上,格局很小,但内涵却很大,有母爱、有民族、有文化、有传统。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与传统之间的矛盾与激荡。

 支教俏寡妇和孤儿学生对世俗传统陋习的抗争 

如果说败笔,那就是最后俏寡妇带着孤儿去偷马,要不是有钱的老板慈悲发善心,偷就是偷,你留了钱也是偷。毕竟人家并没有同意卖给你。但最终结局显然是道德战胜了法律。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这和主流价值观显然不符!

 支教俏寡妇和孤儿学生对世俗传统陋习的抗争 

百鸟朝凤讲传统消亡,这部电影讲摒弃糟粕,本质都是在讲文化传承。当然,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没下跪,更加没有名角加持,没有遗作光环,也没有道德绑架,甚至连演员都是贵州水族的普通群众,如此原生态的一部电影,或许才真的检验电影人乃至观众的良心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