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闻联播欧阳夏丹郎永淳芳菲小猪罗京邢质斌隔靴搔痒扬汤止沸娱乐 |
分类: 媒体焦点 |
《新闻联播》换主持不过是隔靴搔痒!
9月25日,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的广大中老年观众朋友们发现了这样一件事,那就是《新闻联播》的主持人赫然发生了变化。两位70后的主持人欧阳夏丹和郎永淳成为了这一天新闻联播的播报员。为此,马上有不少的网民发表了评论。诸如什么“让人看到央视求新求变、适应观众审美新需求的决心”“《新闻联播》好像年轻了很多”等等。换言之,可谓是好评如潮。
网上如何有这么多的“好评”本猪不知道,不过央视的《新闻联播》更换了主持人这么件事儿,真的就有那么大的意义么?本猪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为在本猪看来,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更换主持人,其实无非就是个新老交替的事件,根本谈不到有什么重要意义。如果真的是央视为了“求新求变”而刻意为之,那也只能说是隔靴搔痒,根本没有抓到主要矛盾!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央视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播音员,诸如赵忠祥、邢质斌、罗京、卢静、张宏民、李瑞英……然而,他们有的退休,有的辞世,总不能一辈子都用这些播音员吧?所以,任何一个长期性的固定节目,都会有一个新老交替的过程。这不叫变化,也不能叫做变化。
就比如有人说“欧阳夏丹主持的《新闻联播》语速加快了,更有现代感了”,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因为年轻人的语速肯定要比中老年人要快,这怎么能算是“变化”呢?就好像80年代罗京作为年轻人进入《新闻联播》取代了赵忠祥的慢条斯理一样。换句话说,如果欧阳夏丹的语速比邢质斌都慢了,那还正常么?
而有人说更换了主持人是《新闻联播》“求新求变”“适应观众审美新需求”。这就更像是扯淡了。为什么?因为在网上有个笑话总结了《新闻联播》的30分钟——前10分钟是说我们的领导很忙,第二个10分钟是说我国人民很幸福,第三个10分钟是说国外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本猪姑且不论这个笑话中得说法是否正确。但这足以反映出一点,那就是大家对《新闻联播》的意见,并不在主持人身上!确切的说,网上没人说“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水平不行”这样的话。而大家伙真正不买账的,是《新闻联播》的内容、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新闻联播》的内容还是网友说的那样,不过就是换了俩主持人,这能有屁用?至少,9月25日《新闻联播》的播报内容和前一天的区别不大,唯一的变化,也就是换了主持人了!!那么完全可以说,央视可能真的是想“求新求变”,可惜,又没找准自己的病在哪儿……
要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宁肯看胡闹卫视、教唆卫视的三俗节目,也没几个人像武汉的“五道杠”那样喜欢看《新闻联播》。这个事情,绝对不会因为《新闻联播》换了俩主持人而改变。如今年轻人在网上天天看新闻,不比《新闻联播》更全面更真实么?而对于《新闻联播》最忠实的中老年观众来说,换了语速飞快的欧阳夏丹和郎永淳,反倒会让那些喜欢张宏民、李瑞英的播报方式的观众不适应了。会不会因此导致观众流失,后果未为可知。因此,这次主持人的更迭,甚至还会陷入两头都不讨好的窘境……
所以说,更换了个主持人这么点微末小事,既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也未必讨巧。《新闻联播》宣扬的是高、大、全!而年轻人喜欢看搞笑和八卦。这种审美矛盾几乎不可调和。而且,《新闻联播》就算再怎么提高时效性,和网络比起来也不过就是“旧闻联播”。因此,《新闻联播》的这点变化,说白了不过是“扬汤止沸”,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而央视和《新闻联播》要想真的不被架在火堆上煎熬,恐怕只有两条路,要么死猪不怕开水烫以不变应万变,要么,那就得釜底抽薪……
文:芳菲小猪(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