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灭门案,一部艺术片!

标签:
艺术片任达华80后张静初大兴灭门天水围的夜与雾娱乐 |
分类: 媒体焦点 |
大兴灭门案,一部艺术片!
2009年,北京,大兴清澄名苑。一家六口死于非命。“大兴灭门案”一时间成为了媒体的焦点。然而,这一说法却未必准确。因为最终证实,该次“灭门惨案”的犯罪嫌疑人,已经锁定为该户的80后户主李某所为,且李某现已被警方于海南三亚抓获并对作案事实供认不讳。因此,依《龟策列传》所载“破家灭门者”之义为全家都被杀死。那么李某作为此次“灭门案”的家庭成员之一尚且苟活于世,所以称之为“灭门案”,实在是有些可笑了。当然,称之为“灭门案”也未尝不可,因为能将自己的父、母、子、女、妻、妹一并杀掉,行凶者的丧心病狂也可见一斑。以此推断,李某最终也难免“一死以谢天下”!
所以,看来这一家人倒也真是一个“命”了,只是不知道李某有无面目再与家人黄泉相会。在审讯过程中,李某交待的作案动机却非常耐人寻味:家庭积怨!这不由得让本猪想到了今年早些时候上映的一部艺术片:《天水围的夜与雾》。
2004年,香港,天水围民宅内。同样发生了一起惨绝人寰的“灭门案”:一名男子持刀将来自四川的“外埠新娘”妻子及两个女儿杀死之后自残重伤,经抢救无效身亡。最终一家四口尽皆殒命,震动全港!对于这起灭门案,同样也是因为“家庭积怨”!著名导演许鞍华根据这一真实事件拍摄完成了这部由任达华、张静初联袂主演的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
在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中,故事是始于“老夫少妻”的任达华对妻子张静初的不信任。这也正是家庭积怨的祸端。进而是开始“家暴”,甚至做爱的时候也大搞SM直至张静初下体出血。由于不堪忍受虐待,张静初向区议员求援,结果被安置在收容站,但这使夫妻之间的沟通更加不顺畅,因此最终酿成惨剧。从电影本身来看,其实故事非常简单:因爱而疑、因疑而虐、因虐而分、因分而杀。然而,影片本身却不像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悔悟、在反省:本来,明明有很多机会拯救这个家庭,哪怕是抓住一个,可能悲剧也不会发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机会一一错过。悲剧也就不期而至了。所以,那些看似是“家庭积怨”的惨案,绝对都不仅仅是“家庭积怨”那么简单!
片中,任达华不信任妻子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的经济大萧条导致他失业,从挥金如土的包工头变成了靠“综援”生活的“蜗居族”,这种落差让他变得不自信,这也是任达华变得“变态”的社会根源。而“区议员”由于忙于种种会议、仪式而对张静初的敷衍了事,也让张静初想自己独立生活的梦想成为泡影,不得以还得依附于任达华;再加上社工根本不切实际的工作作风,盲目的“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也让张静初躲不掉任达华的纠缠;至于最后时刻香港警察因为“没有发生不予立案”的推辞,更是直接把张静初和两个女儿推上了黄泉路边……
说到这里,必须回到现实了。其实,“大兴灭门案”所包含的关键词一点都不比《天水围的夜与雾》少!与任达华从有钱到没钱不同,北京大兴“灭门案”的犯罪嫌疑人李某不仅有钱,而且还是刚刚收到的“拆迁费”,有着几百万——看来,不管是突然有钱还是突然没钱,都能把人变得疯狂:在逃亡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甚至一天就花掉一万块,这不是钱闹的还能是什么呢?
除此之外,犯罪嫌疑人李某出生于“80后”,而“80后”这一代人大多数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从李某的自我阐述中也能看出),宽容理解他人的能力差,再加上不善沟通,财产问题、婆媳关系以及夫妻生活等因素,使得“80后”现在不仅是结婚大军、买房主力,更是有名的“离婚大军”。而这其中,婚外情和草率结婚更是80后男女的“通病”。以北京为例,便有报道称“80后夫妻离婚率飚升,1/3五年内离婚”这样悚动的新闻。这看似是个人原因,实际是个社会问题。就说犯罪嫌疑人李某吧,与妻子合不来,因为自己要强媳妇更要强,但是当初结婚的时候不清楚这些呢?头脑一热,结了婚,有了娃。现在惨剧酿成了,后悔不迭了,有用么?
然而,这种事情在婚前就真的不能避免么?首先,对于80、90后的婚姻观、爱情观,社会、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有没有过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传播不良的爱情、婚姻观的行为和影视作品,是不是也予以清理抵制了呢?而对于民政部门,除了收钱、盖章、发证之外,是不是也忽视了对80后的男女在婚前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和接受心理咨询了呢?看看现在充斥于网路的“求包养”、“宁做二奶不做穷人”的帖子就知道,这方面引导的实在是已经非常欠缺了,大部分80、90后男女恐怕都是通过日本A片“自学成才”的!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大兴灭门案”自警方接到报案至犯罪嫌疑人李某与海南三亚被抓获,甚至还不到两天的时间!真让人感慨警方的工作效率之高!但是,悲剧已经发生了,案前不做引导,发案后抓的再快又有何用?时光,已不可逆转。如何防患于未燃,才应该是问题的关键。否则,将来肯定还会出现“东城灭门案”、“宣武灭门案”、“海淀灭门案”……
文:芳菲小猪(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