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留学生,为什么在北美找工作如此困难?(转)

(2012-11-01 11:10:35)
标签:

职业规划

留学生

看性格选专业

海外工作

面试

分类: 职业规划


中国留学生,为什么在北美找工作如此困难?(转)



       

中国留学生,为什么在北美找工作如此困难?(转)

  上周四参加了一整天的新员工面试。全公司来了上百人。我们小组从三个学校的校园面试中筛选了十个学生,最终选三个。因为小组业务面临一些转型,这次面试要招收一些技术背景相对较强的学生。

  我也参与了筛选简历,挑选学校面试这个环节的候选人。有一个当地不错的大学,发上来的简历80%是中国人,都是国内一流名牌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学校学习金融或者经济硕士,都有非常强的数学和编程技能。通过看简历,我筛选了好几个中国人参加校园面试。

  我老板去面试,他回来说中国学生英语不过关,他听不太清楚,也担心将来参加工作以后社交方面的挑战。有一个中国女孩子表达不错,但是老板跟反复跟她说我们做的事情是A,她总是说她感兴趣做B。最后老板还是选了一个中国男生来参加公司面试,让我看看怎么样,至少这个男生参加了toast master international 国际演讲协会。

  这次面试整体让人感觉满意,终于我们找到了几个背景非常强的学生,而且看起来上进肯干的孩子。有一个西班牙女孩5年攻读四个本科学位 - 机械工程和商业两个大专业,另外还有能源和法语两个小专业。面试的时候言语间充满了能量,期望能在工作中得到挑战和机遇。她说如果工作没有挑战,她很快就觉得没有意思了。

  后来面试中国学生的时候,10分钟过去了,我就知道这个孩子没有机会。我开始给他做一些指导:

  1) 说话时面部要有表情,语调抑扬顿挫,可以夹带手势。这个男孩子就像背书一样。后来同事说听不清楚他说话。

  2) 问到职业发展的时候,要表现出自己的职业规划。 我们在寻找公司未来的领导者,不是一个技术工人。we are looking for future leaders, not just a worker or technician.

  我跟他说我明白刚刚来到美国很不容易,不仅要应付学业,还有社交,语言。不过,我们有什么选择呢? 我们中国留学生最不介意的就是刻苦工作,在面试上是一个道理,准备,准备,再准备;练习,练习,再练习。我们总以为先生存下来再求发展,其实这是下策的想法。如果发展不在你的思考范围内,你可能很难达到公司招人的标准。

  标准是什么呢? 招人的时候,我们主要看中几点:

  1) 基本的技能 - 写作,建立金融数学模型,编程等等。

  2) intellectual curiosity。渴求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我们公司最具影响力的合伙人,无论年纪多大了,对新知识,新业务,新市场的吸收程度都相当快。这些人一辈子都不停止学习。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懂不懂XYZ知识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不是有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热情。我们小组慢慢从过去学徒式的模式,转变成自学模式,因为越来越多的业务都是新的。我一直在捡这些新业务做,没人能帮忙,所以感觉很累,所以这次招人非常侧重有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希望很快能上手工作。

  3) work ethics。工作态度。工作中时常有各种挑战和困难。面对困难的时候有的人就撂挑子,辞职走人,有人就能在复杂的事情中理出头绪,耐心地解决问题。我们工作强度比较大,有了聪明才智远远不够,态度和软技能(为人处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后来有个来自香港的学生,9岁来美的。我很喜欢他,觉得他很成熟,有很好的工作历史,在读硕士,在以前PE公司干的时候一年被提拔了两次。但是同事说他不善社交,前天吃饭的时候看了我一个女同事一眼,但是没打招呼问好就走了,让人感觉很别扭,另外没有强烈表达自己能力水平,让面试者感受到他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在美国,除非你去做纯技术工作,社交能力和表达能力就是这么被美国人所看中。我很替香港同学感到遗憾,我觉得他很有才能,但是比较内敛,中国人的共同特点。在美国,工作场合的社交简单很多,但是仍然值得琢磨和学习。

  周五应邀去参加Drexel大学国际学生讨论会,给大一大二的学生分享我的学业和工作经验,期望能够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学生们主要的挑战还是语言和文化。问题也多半围绕着克服这些困难和就业挑战。

  我觉得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肯尼迪演讲中的要求“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but what you can do for the country.” 不要问我的国家(学校,公司)能为我做什么,而是我能为我的国家(学校,公司)做什么 - 就有一个非常好的成功起点。

  比如说在学校非常积极的投入社团工作。语言的提高是和别人打交到过程中实现的。想我能给自己的同学提供点什么,做点什么,你就很容易忘掉自己语言障碍,而投入到服务他人,服务一个活动项目之中。你可以广交朋友,语言,文化,社交自然就上手了。

  我的一个同事(北大,和宾大中国女孩)今年被选为公司16名优秀员工(chairman's award),从几万员工中脱颖而出。一个中国人,获此殊荣,真是让我感动,其实传说中的玻璃屋顶,是可以被打破。她的两个特点是:

  1) generosity。慷慨大度。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帮助过很多人,结交了很多朋友,在公司有广泛的社交圈子。帮助别人其实是一个最好的学习过程。

  2) intellectual curiosity。对知识的渴求。她是我从未见过的最用功的人,最有责任心的人。她不计较工资和工作时间的比例,她计较的是她是不是明白了所有项目相关的细节,她是不是给小组和项目作出了贡献。

  总之,我仔细体会过过周围一些榜样role model的特点,几乎都有上面两个特点。这些人总体给人感觉都很聪明,不只是智力上的,更重要的是处理复杂事情,尤其是困难事情时的表现。


 中国留学生,为什么在北美找工作如此困难?(转)


 

吴老师有话说:

       看了这篇文章,很有感触!实际上,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在北美找工作就是留学生们必须面对的现实。然而,无论有多难,总是有不在少数的学生找到了各式各样的工作。这两年,经济状况逐渐有复苏的迹象了,仍然有不在少数的学生如愿获得了工作,也仍然是大批的学生找不到工作。

      事实上,无论就业形势如何变换,无论你所学的专业如何在传说中多么难以就业,但是,总是有企业需要人才的,总是有一些学生可以完成那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差距在哪里?

      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你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了相应的准备了吗?

      你知道如何在简历中表达自己吗?

      你知道如何在面试的过程中展示自己吗?

      你学会了如何倾听他人的心声了吗?


      你的工作offer实际上在你高中毕业,还没进入大学的那天起,就已经在发往你手中的路上了。你准备的越好,它到来的越快!

      如果你的心里始终没有任何声音,你不可能找到工作!

       如果你的心里始终只有自己的声音,听不见别人的声音,你也不可能有工作!

       只有当你心里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有效沟通,形成共鸣,你的工作offer就快来了!

       祝每一个孩子好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