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善是一种生活态度——转

(2011-10-13 21:23:26)
标签:

慈善

爱心

信凯德

青海

海南州

手拉手

杂谈

分类: 家长与教育
          慈善是一种生活态度


写在前面:
    国庆节前夕,由信凯德国际教育和士林苑共同发起得牵手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唐干乡中心小学活动,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得热烈响应和支持!多杰老师得反馈是:他得手机快被打爆了。从国庆节开始,不断的有电话打进来,不断的被呼喊:多杰老师,邮包来了!多杰老师反复表达了他对大家的谢意与敬意!
    节后在士林苑“秀色山水”的博客里,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慈善是一种生活态度》,道出了众多朋友的心声,我也深深的为大家的这种态度所感动。因此,转帖于此。
    另外,做点小提醒:多杰老师提醒说,藏族人的民族习惯,是不能戴别人带过的帽子,手套、鞋子都没问题。因此,大家后期捐赠的时候,已经用过的帽子就暂时不要寄了。在此特别说明。

       原文地址:慈善是一种生活态度作者:秀色山水

有次听到一则广播新闻,说某时尚杂志(好像是《瑞丽》)举办周年庆慈善盛典,主题是“慈善是一种时尚”,号召参加庆典的明星们做慈善捐赠。虽然觉得主题的说法不妥当,慈善不是时尚,时尚是短暂的,慈善应该是永恒的。但很赞赏时尚杂志的这个创意和境界,不管怎么样,慈善总是好的,怎么看,怎么做不重要,重要的是做本身。


由此,对陈光标的高调慈善,对杨澜的一边慈善一边不合理拥有杭州湿地别墅等等诸多新闻,我会持积极正面的看法。不管如何,人家是做慈善了。

节前,阿庆在士林苑和品茗阁号召妈妈们给青海的孩子们邮寄棉衣(发起了活动:手拉手——士林苑及春来茶馆品茗阁与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唐干乡中心小学),使高原的孩子们上学不挨冻,立即得到妈妈们的热情响应,诗酒趁年华(赫本)率先行动,并将包裹照片上传到微博上,我和其他妈妈也效仿:整理衣服,邮寄,上传照片到微博,忙得很高兴。微博上不断有上传的邮包照片、邮寄计划与评论,这些照片和评论营造了微博很温暖的氛围。

当然,邮寄几件旧衣服与慈善相差甚远。阿庆等人组织了这次活动,为活动花费精力时间和心力,是用辛劳做慈善。妈妈们的响应仅是挣脱琐碎表达一下善心。

    我想说的是,慈善是一种生活态度。拥有这样的生活态度,就拥有美好的生活。因为在慈善生活态度的晕染下,生活是温和平静喜悦的。慈善首先是善待自己,把自己的生活和心情打理好,像复旦美女教授陈果课堂中讲的,自己没有怎么能给予他人呢?其次是善待他人(与人为善),可能的话助人为乐。然后是善待环境,善待其他生物和生存环境。

捐赠是慈善,超市购物放回不需要的赠品也是慈善;买菜不和小贩讨价还价是慈善,对扣斤压两的小贩还击维护公权也是慈善;助人是慈善,微笑也是慈善。

慈善是生活态度,但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够悲天悯人,天天学雷锋,生活所迫,竞争所迫,或丰富生活目不暇接所至,各人情况不同,慈善能做多少做多少。做得多令人敬佩,做得不多,态度在青山在,早晚会收获。


以下转帖的是根据博友老段《手拉手---行动起来 以及其它朋友直接反馈给我的信息整理的。这只是大家宽广爱心中的一点一滴,更多的朋友都是默默的奉献。

 

 谢谢大家!善心,温暖的是别人,滋养的是自己!和大家一起感动着!
https://mail.google.com/mail/?ui=2&ik=217abdb890&view=att&th=132ee812a0306b1b&attid=0.1&disp=thd&realattid=f_gtlmeywu0&zw 帽子.jpg
   
https://mail.google.com/mail/?ui=2&ik=217abdb890&view=att&th=132ee812a0306b1b&attid=0.2&disp=thd&realattid=f_gtlmf23o1&zw 手套.bmp
  
https://mail.google.com/mail/?ui=2&ik=217abdb890&view=att&th=132ee812a0306b1b&attid=0.3&disp=thd&realattid=f_gtlmf6vv2&zw 包裹.bmp
 







 
以上的是"学会欣赏姐姐"寄出的,她家的旧衣物早捐出了,这次就买了最急需实用的帽子和手套。

 手拉手---行动起来

手拉手---行动起来

手拉手---行动起来

手拉手---行动起来

手拉手---行动起来

手拉手---行动起来

手拉手---行动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