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一定要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吗?(转载)
(2010-09-25 13:38:50)
标签:
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美国人经济条件留学生 |
分类: 美国留学 |
我看到很多文章提到这样的观点:
举个简单例子:
另举一例,有些留学生刚到美国,还按中国习俗,找亲朋好友免费帮忙,他再事后用其他方式表示感谢,然后,大赞帮助者爱心奉献,助人为乐等等,就了事。其实,按美国人的传统,一般不轻易到朋友家住宿,有事情也尽量自己解决,能自己"花钱"就自己花钱解决,他们的出发点是不要"轻易"麻烦别人,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如果没办法一定要麻烦别人,也要当面讲好条件,不管付费,还是免费,双方接受,就成交。即使是朋友也是如此。而有些人往往将自己当成弱者,寻求别人的的帮助,而实际上我们都有经济条件可以自费留学了。我的朋友当初留学美国,那时经济条件还不像现在的这代留学生,都是借款留学,刚到美国,肯定要寻求亲友帮助提供住宿,这已经是很大帮助了,当然要感谢了,但他那时不可能和人家谈条件,付房租,住在美国朋友家,就主动承担做整个房子的清洁工作和准备早餐。等价交换很正常,公平,fair,这就是美国人的理念,也因此得到了这个美国朋友的欣赏。而我看现在的留学生能主动这样做的不多,主要是对美国文化传统缺乏了解的缘故。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说中国人这样作不对,中国人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事后送大礼致谢,那礼物的价值可能比当面谈条件,付费得到的帮助和服务还要高,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作法,而在美国,寻求帮助,都是当面谈好条件,直接了当,你可能会感觉缺少人情味,但人家讲的是平等,公正,尊重别人为你的付出。这就是文化差异,不能简单评判哪个传统的好坏,要坚守哪个传统,而是要入乡随俗。所以,你开始和这个朋友,第一次按中国文化习惯做事,2次,3次,时间长了,人家就会对中国人有想法了,人家会避而远之的。当然,也会不乏有爱心的美国人会一直把你当做"慈善扶助"对象,免费帮助你的。难道我们愿意永远当个"弱者"吗?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留学生及移居国外的人来讲,我个人认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讲法不一定很准确。在中国认为是糟粕,到国外就不一定是; 在中国是精华,到国外不也不一定还是。总之,什么适合,什么就是好的,就保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