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举杯邀明月
举杯邀明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16
  • 关注人气:7,0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学,一定要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吗?(转载)

(2010-09-25 13:38:50)
标签:

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美国人

经济条件

留学生

分类: 美国留学
留学,一定要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吗?(转载)

博主的话:多年来一直给了我和许多朋友很多支持和帮助的amy 姐姐,终于在大家的劝说下开博了。姐姐虽然开博晚,但是对留学、对美国文化有很深的了解和理解,更是资深的留学博客评论员了。她的点评文字犀利、直接,常常是一语中的,语出惊人,很多朋友都非常喜欢amy的快人快语。
在此转载amy 的博客,一是这篇文章确实很有价值,也有代表性,是一个很好的讨论话题,希望大家可以见仁见智发表看法。二是向大家推荐amy的博客,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受益

我看到很多文章提到这样的观点高中留学,容易忘记中国传统文化。这话不假。但我们不能简单的评判"忘记和不忘记"的谁是谁非。在这个问题上的选择要看你家长和孩子想要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打算在哪里生活工作。千万不要用狭隘的"爱国"情结来下结论: 永远完整保留中国人的传统就是正确的,优秀的。

 

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打算在美国生存发展,那么原来中国传统的为人处事之道,有些在美国就不适用了,甚至成为你发展的桎梏。中国人说话喜欢弯弯绕,你如果这样和美国人打交道,通常他们根本理解不了你话中有话的深刻"涵义",你不是枉费心机吗你在中国被公认为懂人情事故,会说话,到美国不一定吃得开,你这个在中国的优点,到美国可能成了你发展的弱点了。入乡随俗, 适者生存是硬道理,为了在别人国度里生活发展更顺利,就要尽量多吸收当地的文化,减弱中国文化元素。但如果你将来要在中国生存,当然你要尽量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否则,你在中国社会,就成为另类,谈何发展。?

 

另举一例,有些留学生刚到美国,还按中国习俗,找亲朋好友免费帮忙,他事后用其他方式表示感谢,然后,大赞帮助者爱心奉献,助人为乐等等,了事。其实,按美国人的传统,一般不轻易到朋友家住宿,有事情也尽量自己解决,能自己"花钱"就自己花钱解决,他们的出发点是不要"轻易"麻烦别人,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如果没办法一定要麻烦别人,也要当面讲好条件,不管付费,还是免费,双方接受,就成交。即使是朋友也是如此。而有些人往往将自己当成弱者,寻求别人的的帮助,而实际上我们都有经济条件可以自费留学了。我的朋友当初留学美国,那时经济条件还不像现在的这代留学生,都是借款留学,刚到美国,肯定要寻求亲友帮助提供住宿,这已经是很大帮助了,当然要感谢了,但他那时不可能和人家谈条件,付房租,住在美国朋友家,就主动承担做整个房子的清洁工作和准备早餐。等价交换很正常,公平,fair,这就是美国人的理念,也因此得到了这个美国朋友的欣赏。而我看现在的留学生能主动这样的不多,主要是对美国文化传统缺乏了解的缘故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说中国人这样作不对,中国人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事后送大礼致谢,那礼物的价值可能比当面谈条件,付费得到的帮助和服务还要高,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作法,而在美国,寻求帮助,都是当面谈好条件,直接了当,你可能会感觉缺少人情味,但人家讲的是平等,公正,尊重别人为你的付出。这就是文化差异,不能简单评判哪个传统的好坏,要坚守哪个传统,而是要入乡随俗。所以,你开始和这个朋友,第一次按中国文化习惯做事,2次,3次,时间长了,人家就会对中国人有想法了,人家会避而远之的。当然,也会不乏有爱心的美国人会一直把你当做"慈善扶助"对象,免费帮助你的。难道我们愿意永远当个"弱者"?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留学生及移居国外的人来讲,我个人认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讲法不一定很准确。在中国认为是糟粕,到国外就不一定是; 在中国是精华,到国外不也不一定还是。总之,什么适合,什么就是好的,就保留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