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留学美国人全奖sat书呆子高考状元 |
分类: 美国留学 |
我本是个后知后觉的人,对于媒体的覆盖倒能淡然处之,直到我看到了许多网站对于我申请失败的分析。我忍不住了。
主要不是要为自己正名,而是要向大家向社会特别是向学弟学妹们传达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一切靠自己。
有某位留学公司的执行长认为我的申请一定是有斧凿之痕,只展示了各种头衔和奖项,而忽视了自己内心中“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分”,从而导致失败。也有人评论道美国人觉得我的学生会主席和班长的工作经历都是官方行为,在“政审”方面没有过关。还有朋友直接评论道:“书呆子,活该!”
感谢他们的精彩点评。如果把我的申请失利作为一个案例研究而呈现于大学课堂之上,他们的解答不可谓没有创意,不可谓不深刻。然而,我想,真正了解我的人是我自己,真正能够跟大家分享我的经验的人,还是我自己。所以我想在此回驳以上观点,并提出我自己的感悟。当然,回驳并不是冒犯;观点的碰撞才最能营造学术的氛围。况且,我还要感怀所有对此发表见解的人(无论什么见解),因为毕竟,你们对我的关注,见证了我的成长。
回应1:我的申请中集中突出的是我的好奇心,而非各种头衔。我的essay中,完全没有提我的各种头衔,完全没有提到数学竞赛的奖项。我的主题全部是兴趣,特别是对于这个世界、对于生活的兴趣,对于文化和文化交流的兴趣。我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并且最终落在了I love everything I do, and do everything I love的主题上面。
回应2:其实,学生会和班长的工作并不是我的侧重。恰恰相反,我的申请中着重于展现在模联、志愿服务和宿舍管理方面的initiative和creativity.
回应3:这个我没话说,不过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高考状元不一定(或者说一定不)是书呆子。至少,他们还有丰富的感情生活(这个略去)。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的申请出现了问题呢?或许只有美国人自己知道,而他们又从来都不会告诉你。那么我想,现在我自己的分析,应该是最权威的了。既然权威,就要深入,我们说得远一点、广一点。
外因:美国的问题,美国人的问题
曾经有人安慰我,如果你想被美国名校录取,要么你家有钱,要么你家有人,要么你是女生。这当然有些言过其实,不过它传达的精神或许值得我们品玩。
内因:我自己的问题。
1、
2、
3、
4、
5、
6、
最后说两句
从留学申请道内人士角度看,我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Brown,
Caltech, Columbia, Duke, Harvard, MIT, Princeton, Stanford,
University of Chicago, Williams,
Yale
当然,我要对学弟学妹们说,选择中介而走入世界顶尖大学亦无可厚非,这是灵活变通之道,而对于你们的未来或也大有裨益。但是,不管你选择了怎样的道路,请你热爱自己的选择,然后全身心投入去做,对于结果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申请的作用在于使你认识自己,结果完全应该是第二位的考量。纵使中介帮助了你,也请你一定要做自己的主人,在自己的展示过程中扮演主动。功利一点不一定不好,有人引着浏览身边的风景,也不一定不从容淡定。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了回家的路。
最后分享两句话:
1.
2.
祝大家都能快活地为自己的前程奔波,能始终不忘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奋进的动力。我们一定会成功!
后记:个人看法,如果有什么不同意的地方,提出质疑我们一起来探讨吧。我写这些话的目的,就在于希望和大家分享,其实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因果,没有那么多逻辑。(参看Tal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