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业探索的有力武器——生涯人物访谈

(2009-10-07 11:04:47)
标签:

求职

就业

职业规划

有力武器

生涯人物

访谈

教育

分类: 职业规划
    职业探索的有效工具——生涯人物访谈
全球职业规划师  吴靖
 
    国庆长假,收到一封令我非常开心的邮件。一个曾经在我这里做过咨询的小朋友丫丫,约我做生涯访谈。这封来信,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已经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式,来探索自己未来职业的多种可能性。征求了丫丫的意见,我把她的访谈内容与大家分享。我会在后面做一些相应的点评和介绍。
 
生涯访谈题目
1、就您的工作而言,您最喜欢什么?最不喜欢什么?
我目前工作的职业规划领域比较侧重青少年的职业探索和升学指导,所以,我最喜欢的是:我可以作为一个陪伴者而不是一个指引者,和孩子共同探索自己的兴趣,能力,探讨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点帮助是快乐的事情。
我最不喜欢的是:这是我发自内心喜欢的工作,没有不喜欢的。
 
2、您在做这份工作时,日常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什么最有挑战性?
我日常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很多家长和学生意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是选择职业应该听从与孩子的兴趣、能力?还是未来的发展“钱途”!很多家长的选择是因为某个岗位挣钱多,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胜任不胜任,都要先选择这钱多的那个职业。
平衡兴趣、能力和“钱途”这个问题,最具有挑战性!兴趣、能力和“钱途”统一当然好!但是不统一怎么办呢?如何做出有针对性的选择,很有挑战性。即使我自己的孩子,我们也要面对这样的选择:学喜欢的还是有“钱途”的?这个选择有时很痛苦,却又必须选择。
 
3、您认为做好这份工作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经验?
做好这份工作需要具备以下知识:
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相关知识、心理咨询相关领域知识、教育与升学指导相关知识、了解国内外行业的发展动向
做好这份工作需要具备以下技能:
良好的沟通与表达技能,要有有亲和力,还要有文字写作能力、现代办公手段的使用能力,咨询过程的现场掌控能力,信息的搜索与处理能力等等
做好这份工作需要具备以下经验:
最好有以下工作经验:教育、心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等经验。事实上任何与人沟通的、助人的工作经验都是有益的。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经验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愿意助人的心!
 
4、目前,行业内要求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和培训背景?
需要具备职业规划和心理咨询方面的教育与专业培训
5、您认为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对做好这份工作来讲是重要的?
这个问题和第3问差不多。最重要的是个人品质是乐于助人,有亲和力和沟通能力,善于聆听,还要有冷静的思考与职业判断,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引导来询者倾听自己从未倾听过的内心呼唤
6、这个行业存在的困难及前景如何?
中国在职业规划领域刚处于起步极端,认识和了解职业规划的家长与学生并不很多。但可喜的是:已经有一批具有超前意识的家长认识到了职业规划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接受职业规划的理念,甚至开始积极有效的行动。
我认为这个行业在中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长,只有一个孩子,都愿意尽最大努力,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做最好的自己”已经为广大家长所接受。他们非常需要专业的知道与帮助。
7、您的熟人中有谁比较合适成为我下次采访的对象吗?可以说是您介绍的吗?
你下一个采访对象也是职业规划师吗?如果是,我愿意为你推荐下次采访对象,你可以说是我介绍的。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让你满意。

 

我的介绍:

所谓生涯人物访谈,就是指通过选择一个在职的对象,对他进行采访,从而了解该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判断你是否真的对该工作感兴趣。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该职业的确切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别人的职场历程和经验来设计、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途径,提高成功的效率。通过访谈不仅可以让自己以其它的途经搜集到的职业信息得到确认和检验,而且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和访谈也可以近距离地了解这些工作者内心的感受和体会,更近地走进该职业。

 

我的点评:

选择什么样的人做为你的访谈对象?

首先,你所选择的对象的工作领域一定是你感兴趣的、向往的,你将来很有可能从事相应的职业和岗位,这样的生涯人物访谈才是有价值的。如果一个想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演艺事业的人,找我做生涯人物访谈,一定是选错了对象了。

第二,你所选择的人物起码要在她所工作的领域工作了2年以上,5年以上就更好了!这样,他对自己的领域会有比较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他的回答也会比较客观真实的反应这个领域或者岗位的实际情况。你可以设计2-3人分别访谈,他们中有入职2年左右的、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或者资深人士,这样你可以了解到更丰富的信息。

 

最后自嘲:

看国庆阅兵以后,还沉浸在国威军威的自豪感里,一开口就是有力武器。哈哈哈!现在一看,这题目还是换下比较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