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暑假谁做主(续)?
(2009-06-16 15:37:12)
标签:
大学生就业美国留学研究大一学生教育 |
分类: 美国留学 |
我的暑假谁做主(续)?
在博文 我的暑假谁做主?中,网友AA给大家晒了孩子在高中时学校发的学生暑假生活导材料。的确,在美国的教育观念里,能自己挣钱是很重要的,这意味着你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而不是一个依附于某人的附属者。很多学生包括我们很多的留学生,都已经接受了这样的观念。因此,尽管他们得到爸爸妈妈在学业上的资助,但是当暑假来临的时候,他们必须回答自己:要不要去工作?有许多学生需要用整个假期去积攒必要的资金,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比如食宿、昂贵的课本费,买车、或者和同学朋友聚会的交际费。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去找那些售货员、送外卖这样的工作,而是应该和我们的学业或兴趣相关,或者一些什么带薪实习的工作。但是反过来说,对于我们这些温室里长的的独生子女而言,即使是像刷盘子、洗碗、送外卖这样的工作,所带给我们的经验、收获,和其他活动一样宝贵,这里不再细说。我相信一定有博友比我更有发言权。我们继续探讨暑假活动的各种可能性。
给教授做助手做研究,是很多学生的又一个选择;选择这种假期生活的学生有两种:一种是热爱研究,就是喜欢这种工作的人;另一种是一心想找带薪实习没有成功,退而求其次的。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对于大学生,甚至大一的学生来说,只要有一点可能,都要牢牢的把握住你身边千载难逢的机会。研究的实践活动,首先就是对你的智力进行强化训练。其次,能够在大学本科甚至大一就进入实验室,这本身就传递出了对你的未来极为有益的信息:你比其他的人更聪明、更努力、更有冲劲,也更优秀。因此,你应该在入学的第一年,就尽快了解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能力所在,在大一的下学期一开始,就要寻找可能的研究机会。大一学生能找到像样的研究工作吗?我可以负责任的、非常肯定的说:能!不要以为大一学生只能做刷刷试管这样的工作,即使是从刷试管开始,只要有心,你一定会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今年暑假,我的学生朋友中,就有许多留在学校做研究的。他们中既有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也有文理学院的学生。而他们参与的也都是很正式的研究项目——太学术了,我也记不住他们的课题名字。即使是刷刷试管这样的工作,你也依然可以体会到很多你读书时从来不可能体会的事情。
这种活动可以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的一个学生,进入常春藤学校学工程。这个学生并不是那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也不善于打探各路消息。她少言寡语,和许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一样,爱读书、会读书。但与很多学生不同的是,她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会干什么,将来要如何发展。因此,对自己的目标很专注。从入学开始,就关心自己喜欢领域的研究活动,课余和暑假都给教授做助手,并很快展示了自己的才华,甚至学校正在运行的某些系统里面,都有她独立完成的分系统。去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学生失去了工作,而她的工作做不完。教授们对她的工作能力非常欣赏和信任。当她由于申请研究生希望辞去某些工作,教授都会为了挽留她,和她商量:工钱可以拿到最高,可以不来上班,直接交任务就可以。申请研究生的阶段,她遭遇了意外,本来一直指导她欣赏她和她有密切合作的教授突然去世,使她不仅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导师和朋友,也失去了一份强有力的推荐信。但是,当她和研究院其他教授沟通希望获得支持的时候,教授问她以前做过什么?她如实汇报。教授提出希望看一看曾经的工作。这个学生自从导师去世后,就没有再进入以前的系统。但是毕竟是亲自参与的项目,她很快登陆这个没有完成的项目,一一将自己的工作展示给教授。30分钟后,教授说:OK,我已经完全了解了。我不仅会做你的推荐人,也希望你能加入我的项目,我会允许你永久保留你在我项目中的登陆帐号,为你升学和就业提供方便。如果你希望毕业后留下来工作,我也会一直为你保留工作位置,我的实验室永远为你敞开大门。
这个不善言辞的女孩子告诉我:在给教授做助手的的过程中,她学会了很多。不仅了解了技术,还学会了如何与教授沟通?学会了聆听——教授究竟是什么意思?学会了表达——如何说服教授采纳自己的建议?如何和那些不太了解技术细节的行政人员沟通,以便使自己的方案顺利通过……这些能力,都是未来需要而课堂教学里面没有的,必须亲自体会才能领悟。
所以,对于那些喜爱研究的学生来说,给教授做助手,给了你了解自己兴趣和能力的机会,给了你和教授做朋友的机会,给了你展示才华的机会,给了你寻求未来发展的机会。
做义工。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做义工的重要性,很多大学也都提供大量的义务工作机会。你可以为同龄人或少年人做顾问,可以参加人道救援工作,可以筹集善款: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你开始是由于某些功利的因素加入,也许你是因为某种信仰,但是,当你长此以往,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发生了改变——变的了解到校园以外的社会各个阶层,变得更有同情心、责任心……在这里,我们认为,重要的不是去做义工,而是默默无闻的做义工。如果你想从社区服务中真正的、充分的获益,那就少说为妙。当你真的能够默默无闻的做义工时,你的动机、灵魂都得到了净化,你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热爱生活。
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实习让你了解工作环境,研究让你了解专业发展环境,做义工给你了解社会的环境。每个学生各有不同,可以各取所需,各尽所长。
我们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将来获得更好的生活,获得实现梦想的机会,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但是说一千,道一万,你必须面对的是,要首先就业!如果你家里有钱到你随便学着玩,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拿学位拿到手软,那咱也没话说。但博士毕业就能找到工作吗?就是合格的员工了吗?
大家可以到博友“余情环绕”家里看篇文章,写的很简单,也很直接:
尽管我国目前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大学生失业浪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国家人才需求饱和,人力资源过剩。恰恰相反!前不久,我曾经阅读过美商会的一个年度报告,针对人力资源方面,有这样的论述:绝大多数跨国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中资企业的人力资源调查报告表明:雇主的需求和大学毕业生拥有的技能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从而导致人力资源匮乏。而这种匮乏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运营,甚至带来了实质性的损失。
对于在华的外资企业来说,其企业性质已经从低端制造业想高科技领域转变。很多跨国企业将其在华企业融入到全球业务之中。因此,也期待中国员工能进行跨国合作,会说流利的英语,并在应对和解决问题时,拥有全球化的视角。
中国传统教育系统里的某些方面,也使具备专业技术的合格人才短缺。中国学校仍然重视机械记忆而轻视实际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无法很好的培养日常工作中所需要的交流和沟通能力。而这恰恰是高度矩阵式管理和全球化机构中尤为重视的工作能力。
另外,学校和企业合作较少,包括大学教学中缺少强制性的实习要求,也形成了另外一个挑战。尽管中国的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却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进行人才培训和发展,使其新员工能保持和其他国家员工相当的水平。
说到底,大学生失业的问题,是中国教育的问题。对于留学生极其家长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教育系统中,如果仍然固守中国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把握这样好的学习机会,那你留学的经历就仅仅是镀了一层金,而没有学到本质。
作为2006年交换学生家长会会长,我曾经在传承会上对孩子们说:我希望你们是去“学习美国”,而不是去“美国学习”!既然来留学,就要学走人家的精华,只是修了一些学分,拿了一张文凭回去.不是不好,而是没有把优质教育的价值最大化,太可惜了!
前面反复说:美国大学暑假3-4个月的安排,大有深意。我认为这也是美国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恰恰是中国教育缺少的一部分!一定要好好的把握!
相关链接:我的暑假谁做主?
呵呵,一说就说多了,本来想写的一个学生的实习经历有写不下了,又推到下次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