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举杯邀明月
举杯邀明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16
  • 关注人气:7,0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新闻周刊》:中国"海归"为何不喜欢西方?

(2008-08-22 13:52:03)
标签:

留学

海归

新闻周刊

茨威格

中国

杂谈

分类: 家长与教育

            美国《新闻周刊》:中国"海归"为何不喜欢西方?---转贴

                             人民网

 

    美国《新闻周刊》8月18日文章,原题:海归的崛起——为什么西方化的中国人反而不喜欢西方w A1 W
   

    查尔斯·张可以说是新潮21世纪中国的象征。这位企业家曾在麻省理工学院留学,创立和管理着中国两大门户网站之一。他认为,2008年春天在华爆发的反西方浪潮完全正当,“这是全体中国人第一次勇敢面对世界……”这样的看法在中国大陆很普遍。但像张这样的人本该是不同的:他在国外待过,属于中国人所说的 “海归”。
  他们的数量每年数以万计地增长,一旦回国就会带来巨大影响。长期以来,西方总以为这个群体会输入西方价值观。他们被设想为使中国更开放、更自由和更亲西方的桥梁。但今年春天奥运火炬传递期间,这个白日梦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2 Y9 a1 w2 t0 a) v
  Y% K# \4 c, d) U" t7 O0 w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茨威格教授目前正负责一个项目,研究对象是数千名曾在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留学的归国人员。茨威格说,调查显示“他们的强硬丝毫不亚于那些没出过国的。正如‘无论对错,都是我的祖国’所说的。”
    对一些海归来说,与西方的亲密接触只是强化了他们的防御心理。经常与海归打交道的作家兼商务顾问吉姆·麦格雷戈说:“最富的中国人往往最反西方。”即便他们在星巴克品尝咖啡或驾着新别克车兜风,他们却最不愿祖国换上西方面貌。他们追求的是更为雄心勃勃的目标:让中国成为他们心目中的伟大国家。海归中的先驱们不想成为“现代的”西方人。相反,成功的年轻海归希望突出自己是现代的中国人。
  海归为什么会对西方表现出敌意,许多人有自己的看法。首先,他们受不了西方人的无知。“我们在国外时,经常有人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中国有没有现代化的高楼或汽车”,曾在加拿大和美国生活十多年的丹尼 ·黄说,“有时很难不让人认为他们有偏见”。对另一些人来说,对西方的愤怒可以缓解思乡之苦。曾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学习过的舒浩仑(音)说,“反西方让他们感觉与自己的国家连在一起”。互联网的存在刺激而非稀释了海外中国人所表现出的某些民族主义。曾在澳大利亚生活过的小说家赵川(音)说:“只要一上网,他们就能完全沉浸于中国的环境当中……”CUUS -- Chinese Undergradu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0 t, @# }9 h( o! l2 @
    有人认为,驱动海归们的不全是民族主义,它反映了城市里的年轻中国人非凡的自信。曾在哈佛大学进修过一年的维克多·袁说:“中国年轻人感到他们有权对一切事情表达看法。”海归的权力也在显著增长。据统计,近100名副省长或更高级别的官员至少在国外学习过一年。不过研究表明,中国人在国外待过更多时间后,尽管怀抱爱国主义,思想会变得更加细腻和国际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