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从学校领回一个电子娃娃
举杯邀明月
不少家长非常关心,我们的孩子到了接待家庭一定要做家务吗?
儿子在修剪草坪

的确,和在国内万事不伸手,只是一门心思学习不同,孩子们在美国的接待家庭里都承担了大量的家务。包括前几届交流学生,很多学生是一到接待家庭就被明确,哪些是家务是由你来负责的:比如整理房间、厨房、卫生间、清洗地毯,清洗自己的衣物。有的孩子还会经常为家人做饭,照看年纪小的弟弟妹妹更是常有的事情,女孩子更是如此。我们很多孩子在国内的家里沐浴过后,浴室一片汪洋就甩手离去。但在接待家庭,孩子在洗浴过后,都必须随手将浴室打扫干净,要擦干净墙面、地板、浴池周围的水渍。你要为下一个使用浴室的人保持清洁卫生的环境。而且有些家庭对洗浴时间有明确要求,不能超过15分钟,原因很简单,要节约用水。当然也有学生很少做家务,因为他们也请了“钟点工”。
即使在学校,学生们也会接受到有关家庭责任方面的教育。有个交流学生,在周末的时候,从学校领回家了一个电子娃娃,据说是这个年级的学生每人都领回家了一个。这个电子娃娃是一个3个月大小的婴儿,你要按时给他喂奶(当然是执行一定的电子程序),帮他拉屎、撒尿,给他洗澡,要抚摸他,温柔的对他讲话,生病了要带他看医生等等,抚养一个婴儿所要求的所有事情全部包含在内,稍不留心,这婴儿就没日没夜的哭闹不止,吵的一家人几乎精神崩溃——因为接待家庭的一对老夫妇,也有仅20年没有带小婴儿了。到了周一,一家人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谢天谢地,总算熬出头了。
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培养和熏陶下,体会到了父母的爱心,和抚养自己的艰辛,也培养了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我们常常听说美国的孩子做了家务会有小费,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务都会的到小费。
一天,我收到儿子从美国发来的一条短信:“爸爸妈妈今天外出,委托我照顾两个弟弟,他们给我20美元做小费。我觉得不能要,就不收,但他们坚持要给,我只好收下了。”
看着儿子短信,我生出很多疑惑:儿子在接待家庭也是承担不少家务的,通常男孩子应该承担的家务他都做,除草,清理庭院、耙树叶,砍树、劈柴,刷碗,清理房间,整理、浇灌房前屋后的植物,还常常和爸爸一起去牧场修理围栏(儿子说牧场并不是接待家庭的,他们只是住在里面,但也要经常维护牧场的设施),但从来都没有过小费,即使是像砍树、劈柴这样的重体力活,也没有。而现在,只是帮助照看一下两个六岁和十岁的男孩,居然坚持要给小费,不知是什么道理?
接待爸爸说:我已经从一个城市男孩变成了乡村男孩
直到最近,我在一份资料里看见一个表格,列出了美国2—12岁儿童应做的杂务,才恍然大悟。下面摘录部分内容:
6岁孩子应做的家务:
-
根据天气情况或特殊场合的要求,自己选择需要穿的衣服;;
-
给家里中的植物和花浇水;
-
理好蔬菜(如削土豆皮);
-
在家人指导下作些简单的饭菜(如炸玉米花、做热狗、烤面包、炸鸡蛋);
-
准备自己上学的午餐;
-
把自己的衣服挂在衣橱里;
-
往火炉里加柴;
-
带小宠物出去遛遛;
-
自己系鞋带;
-
用耙子耙落叶或拔杂草;
冬天就要来了,我们要清理一下房上的树叶、杂物,保证排水通畅
11-12岁孩子应做的家务
-
照看小孩或清理院落挣些零花钱;
-
独立照看小孩或清理院落一次可达几小时;
-
独立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公共汽车或地铁);
-
遵守公共场所的要求(如图书馆、商店和剧院);
-
对自己从事的业余爱好保持责任心;
-
参加一些组织活动(如小区巡逻员或一些青年组织);
-
帮者给弟妹穿衣服并把他们抱到床上去;
-
清洗游泳池及周围地方;
-
爱护他人财产;
-
收发自己的往来信件;
-
借助工具修剪草坪;
-
帮父母做些家里的维修工作;
-
清洁锅铲和炉灶;
-
独立地按照要求完成家庭作业;
-
独立遵守作息时间;
这是由阿瑞诺拉大学咨询和指导系编写的。这个表并不完全绝对,建议的年龄也仅供参考。但对于一个想对孩子进行责任感教育的家长来说,这只是一个起点。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社会的责任感教育是如何从小到大贯穿始终。
前一篇:儿在美国之——我受“歧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