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舞龙”教学案例

(2010-08-09 10:56:15)
标签:

教学案例

杂谈

分类: 它山之石

“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舞龙”,对于整堂课的教学颇有感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学练,畅所欲言,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做到“善导”,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生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舞龙”吗?

生:看过

师:在哪里看过?

生:在电视上、街上……

师:在什么情况下人们喜欢“舞龙”呢?

生:在庆祝节日、在街上……

师:端午节快到了,学校将要组织一支舞龙队来庆祝节日,同学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今天,老师就教同学们怎样舞龙?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导入了新课,教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师生的交流不仅让学生对舞龙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我们回忆一下你们见过别人舞龙,他们是怎样持龙杆,前面有障碍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过障碍的。候一想。

生:学生相互讨论,各小组自我练习。教师巡回提示、观察。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摸索,小朋友们已经初步找到了好方法。现在就用自己的方法做一下展示,我们来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舞得最漂亮。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展示,教师再组织队员向练得较好的队伍学习。

(抓住学生爱表现的特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动作方法,为学生智力的开发,创造思维的形成创设了宽松的氛围。)

片段二:

游戏:赛龙舟

师:同学们,接下来老师要带领大家进行赛龙舟,想参加吗?

生:想

生:(疑问)老师,这里没有海怎么赛龙舟呢?

师:这位同学问得真好,老师今天 要组织一场不一样的赛龙舟,老师给同学们一条小船(体操垫)和两根竹筒(长一米左右)我们来比岸上赛龙舟,同学们五个人一个小组,必须一个人在船上,大家想丰收怎样利用这两根竹筒船划向对岸?

生:相互交流、讨论、分工。

师:宣布游戏注意事项

生:进行比赛

师:通过这一次练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 怎样将船以最快的速度划到对岸?

生:船上要选一名轻的队员坐在船上,减轻重量

生:分工要明确

生:两根竹筒要平行,保持距离……

师:总结刚才的经验,我们再来比一比

(学生继续比赛,老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加以评价鼓励,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提醒注意安全。)

师:今天 你们学会了什么?

生:我们学会团结,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

生:遇到问题要冷静,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生:……

以上两个教学片段中,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对体育活动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本堂课及与会老师的评课,我归结以下四点:

一、        将德育渗透到体育中

体育活动对学生思想品德、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培育,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学生通过“舞龙”和“赛龙舟”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战胜自我、战胜对手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的信心,规范自己的行为和组织纪律性都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够充分地表现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得到与会老师的充分肯定,这不仅是一个精彩的体育课,更是一节品德课,结束本堂课时,我问学生你们学到什么?我以为学生会说“舞龙”和“赛龙舟”,出乎我的意料学生说学会了团结、学会合作。这不就是我本课的宗旨吗?

二、        倡导合作,体验成功

  小组合作学习提供给学生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强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从而有力地促进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教学中以设疑、解疑为思路。循序渐进地引导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取得成功的乐趣,是本神经过敏中值得关注的亮点,同时也是新课程强调节器的合作理念。如“舞龙”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学生利用自己在电视上看到或平时看到,小组之间相互交流、探讨动作方法。各小组都拿出最好的方法与其它小组交流,富有新意的组合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和喝彩。在游戏“赛龙舟”的比赛中,教师先让学生讨论再进行比赛。各小组通过组内合作完成游戏,

充分体验到合作成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        穿针引线,促和谐

从增强学习自信心入手,以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为前提是本案例的又一突出特点。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教师要“从课程的设计到评价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本案例中教师不时地改变自己的角色身份,既是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提出自己的建议,激活封存在每个学生意识中的记忆并开启学生的心智;又是一名促进者,在各组之间“穿针引线”帮助学生制定出活动方案;又是一名合作者,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像一个大朋友参与课堂,崇武中心陈群老师评课时说:“该教师上课过程中不时用激励语言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说明教师还是一名激励者。”总之,教学中教师要   学生的主体地位,适时“穿针引线”力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        善于有效示范,提升教学效果

与会教师在评课时提出,教师要善于运用体育特有的示范作用,示范是教学法中最常用的一种生动、具体的直观教法。教师正确的示范动作不仅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还可提高警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在“舞龙”教学中,教师可先带领一小队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模仿,本课中教师一直在强调学生这个该怎么做、那个该怎样做。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忽视了示范的作用,试想如果当时在课中让学生出来展示,然后针对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教师进行指导分析,经过纠正进行练习,这样也许效果会更好一点。

    新课程实施已经好几年了,但经过这几年的培训和听课、反复摸索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学习,我渐渐领悟到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挖掘我国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大胆创新,将体育学习的过程转变为学生喜爱锻炼的过程,正确、恰当地处理课堂上创新或奇思妙想的点子,对待教学过程中的偶发现象。教师应沉着、冷静、灵活、机智地对事件进行有效的调控。变不利为有利、多加鼓励,并给予必要的启发及指导。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恰如其分地把各种技能传授给每一位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