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4的时候基金大肆宣扬价值投资,结果,成全了社保资金的全身而退,害苦了自己更害惨了散户投资者。今天的披露的消息可以看出,社保资金从去年三季度开始持续出货,但由于市场资金充沛,做空筹码被大量资金接走,虽然指数出现了下跌,但11月份开始的题材股炒作硬是将大盘的疯狂维持到了一月中旬。终于,空方能量压倒性强于多方,社保资金席位继续强势打压权重股,股指一泻千里,价值投资的成为了悲惨的笑话。
6124到3212,2900点,接近50%的跌幅,到今天,时间跨度刚好6个月,下降速度如高山滑雪。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牛转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多方的惯性力量会消化空方初期的做空动能,因为投资者始终相信牛市的每一次下跌都是买入的良机。多方资金就这样不断沉淀于高位筹码之中,不幸的是,赚钱变得异常困难,股价很难到达投资者的买入水平,而出逃的资金不再轻易进场吸纳。本轮下跌过程中,社保资金、大小非、QFII以及极少一部分先知先觉的投资机构,持续保持净卖出,他们用筹码换回真金白银,锁定属于自己的利润。当这种多空转换达到一定临界点,大伤元气的多方资金开始不堪承受,剩余资金无法消化越来越多的做空筹码,暴跌开始。这个临界点就是1月14日,空方宣告取得压倒性优势,熊市正式开始,股指踏上漫漫熊途,每一次反弹都是出货良机。
恶性的熊市可以持续多年,甚至几十年,日经指数从90年代创出42000点高峰以来,至今维持在12000点水平。记得93年接待日本NEC公司的一个销售代表,席间多次打电话回日本过问股票行情,可见当时日本股市也是够疯狂的。
空头趋势往多头趋势的转变同样是复杂和痛苦的。投资者习惯了下跌,把每一次触底反弹都看作为反弹减仓的绝佳机会,大盘稍有反弹就遭到空方更猛烈的阻击,大盘叠创新低,敢于抄底买入的投资者越来越少。眼下的股市正处于这一阶段。
历史将证明,本轮熊市只是短熊,目前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正是大谈价值投资的时候。大盘蓝筹全面接轨H股,也就是说,目前的股价已经基本和国际市场接轨,溢价处于合理范围,这也是为什么QFII于前周大举建仓招行和平安的原因所在。虽然上周后半周公募基金继续大肆打压蓝筹,至昨天,QFII的抄底筹码悉数被套,打他们的做多代表了一种趋势。前期招行30、平安55的死守防线判断也是基于此。QFII的抄底行为至少表明现价具备投资价值,公募减仓更多的是不得已而为之。管理层拒绝救市让公募很受伤,一方面,他们面临赎回的压力,部分基金前期由于高位被套,没有及时减仓,过高的仓位迫使他们斩仓自救,另一方面,管理层迟迟不出利好政策使公募资金陷于越套越深的尴尬境地,与其眼看着净值一天天缩水不如减仓掌握主动,于是,残酷的杀跌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这是我对过去一周反复震荡的一种分析。
招行等个股的暴跌完全是公募减仓行为所致,由于投资者缺乏接盘的勇气,股价只能选择向下突破。公募在招行的持股比重是所有大盘蓝筹中最高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获利筹码,目前价位减仓只是少赚而已,公募退出的资金完全可以等待基本面明朗后买入其它超跌股,降低仓位后可以让自己处于进退自如的境地。
综上所述,一轮残酷的空头行情渐渐接近尾声,大量股票凸现投资价值,只是投资者还没有从惊恐情绪中缓过劲来,未来一段时间,等大家都看出上涨趋势的时候,多空临界点已经和你擦肩而过,就像1月15日,当投资者开始明白大盘已经无可救药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止损离场,但是,拥有割肉勇气的人又有几个?
只有在市场存在价值低估的时候才具备谈价值投资的条件,现在的中国股市就是,虽然难免还有震荡,但先知先觉的资金已经大规模进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