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11月30日

(2012-11-30 10:47:51)
标签:

杂谈

我不怎么会写字,但这次必须要写。

内地电影在台湾怎么样?似乎没人关注,因为那边的票房和银幕数相对于大陆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来到台湾,却发现那里的观众实在是太过幸福,就说当下,他们有超前上映的《少年派》、《007》、《Argo》、《攻壳机动队》、《圣殇》、《双面劳伦斯》,还将有同步的《哈比人》、《浮士德》、《在路上》、《盗贼联盟》……

似乎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些幸福。

和郑伟柏聊天,告诉他北京的电影资料馆12月放《杀死比尔1&2》,之后我本能地多问了一句,“台湾那时候已经放过了吧。”

“对啊……”

郑伟柏带着我去找原子映像的刘蔚然聊天,她突然说,“《攻壳机动队3D》在××影院只放一场,太过分了。”

我心想,你们还有一场可以看,可能我这辈子都不能在内地银幕看到了。

和台湾的前辈电影人聊天,不管是李安、侯孝贤,还是焦雄屏、朱延平,他们给我留下共通的感受是,学识和见识丰富,看待问题深刻透彻,接人待物清晰得体,和他们聊天,真是有如沐春风之感。

尤其是李安。

我想给他再多的赞美也不为过,他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其实十分冷峻,不留情面,甚至内心狠劲十足,但接人待物却又那么谦虚,低调,说话不紧不慢,没有高深的专业术语,却又让人受益匪浅。

对台湾新一辈电影人的认识,则来自郑伟柏的介绍,他告诉我,台湾大多数的年轻导演还是有艺术家的清高,不懂得PR,不懂得经营,他们只知道埋头做电影,拍出好东西。而且他们很团结,即便没有了新电影时期的使命感,但依旧在一起努力。

我们呢?

只记得贾樟柯曾经对潘石屹说,中国电影行业没有黑社会,就是互相看不起。

和台湾记者在一起的聊天的时候,总能听到他们互开金马赛果的预测盘口。去年金马颁奖礼后台,每个奖颁出后,都能听到记者的掌声和嘘声。是的,就像是柏林、戛纳、威尼斯一样……

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尽管他们只有那么少的银幕,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票房。很多在国内可以轻松破亿的电影,应该不太在意这小小的市场吧。

其实我们也有好看的电影,即便一年没有两三部;我们也有国际级别的大师,即便他们的作品我越来越不喜欢;我们有更大的观众群,即便他们在影院里永远不懂得守规矩。

也许观众不想那么多,现在也挺好的。也许电影这玩意儿,在很多人心目中不怎么值钱。

但总觉得,我们少了点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