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王金根

(2009-04-24 23:50:33)
标签:

文农

文化

 

石雕工艺的迷人世界

 

70开外的王金根,是位从田园深处走出来的石雕大师。鉴于他精湛的石雕艺技,早在1996年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其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如今,他在包家桥北侧的老街上设立了“石雕工作室”, 王金根大师成了“新”新场人。

王金根家住南汇区书院镇,近半个多世纪的从艺生涯和田园间的万物灵气,铸就了一位农家石雕王的艺术灵魂。一块块普通的石料,在王金根的刻刀之下,显得活龙活现起来。

农村乡间,有着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王金根的作品因此有着鲜明的个性——田园气息。“丝瓜藤蔓”是其典型的代表作。笔筒由一段坚韧斑驳的老树根作底座,采用立体镂雕技法,瓜藤以一根枝杆往上爬,经相互缠绕巧妙地组成筒体。令人折服的是,藤条穿插有致,扭曲和节枝的拐弯均一一被处理得恰到好处。片片瓜叶舒展自如,根根丝瓜悬挂其中,一羽“纺织娘”静栖在枝条上,寂静无人时,仿佛还能听到其响亮的吟唱声。看,一只螳螂躲藏在叶片后面,做偷听“纺织娘的歌声状,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巧妙结合,令观者陶醉其中、爱不释手。《海之恋》、《蟹篓》、《九龟》系列石砚、石壶、石笔筒多次地在全国性民间艺术展上获奖。《人民日报》、《收获》杂志、中央电视台等全国性媒体曾作过专题报道,并以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的身份应邀到美、日、法等20多个国家访问交流。

生活给了其最大的创作灵魂之源泉。一年夏天,王金根在后门屋檐下乘凉吃甜蔗,引来了一只苍蝇栖息在蔗渣上。此时,一只蛤蟆偷偷逼近苍蝇,那蛤蟆捕食的姿态十分专注,王金根看在眼里屏住呼吸,把“蛤蟆捕蝇”的每个姿态一一摄入自己的脑海。于是在以后创作“天蟾送宝”、“蛤蟆树根”等许多艺术精品中蛤蟆的神态被王金根刻画的惟妙惟肖,真假难辨。

王金根深厚的石雕造诣赢得了文化部门的广泛关注和认可。19974月,王金根幸运地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组团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97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洛杉矶市长亲临现场剪彩。当他来到王金根的站台前,一下就被那精美的作品吸引了,想不到这些艺术精品竟出自一位淳朴的农民石雕艺术家之手,市长要求王金根亲手操作表演。表演后,这位市长连连翘起大拇指夸赞:中国民间艺术真了不起,并高兴的与王金根合影留念。站在一旁的美国好莱坞明星玛莉看了,也主动要求与王金根合影。

王金根现任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雕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新场古镇保护开发建设工作实质性启动后,王金根以其敏锐的目光,在包家桥北面的老街上开设了石雕工作室,正因为王大师等一大批民间工艺大师陆续集聚新场古镇,新场不久将成为展现上海民俗文化的窗口,中国工艺的梦工场。

据王金根大师坦言,目前他很希望自己的工艺能得到后人的传承,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名师出高徒,如此国家级世界级大师在新场古镇对于古镇人是良机,如果有兴趣的古镇人可以去上门拜师,相信一定会学有所成,开拓新的创业机会及就业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