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松赞寺。中甸

(2006-02-16 16:10:14)
分类: 生死念

松赞寺。中甸

从丽江出发,前住中甸,也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唯一的进藏公路正是穿过横断山区原始森林、横跨蜿蜒的金沙江,翻越海拔4300余米的百芒雪山和洪拉山的滇藏公路。与丽宁公路相比,绕着群山盘旋而上又顺势而下的云南境内的滇藏公路要易行得多。

司机开得很缓慢,从不急转弯,在每一个看不见前路的大拐弯路口上,他都会先鸣几声喇叭,以防对面有车过来。一开始得知这条路蜿蜒难行时,我还一度担心自己会晕车,特意从到了最前面的副驾驶位置上。这个位置的视线非常好,我总是第一个领略到新的风景,当然,我也是从丽江一路晒到中甸。因为,无论是早上还是下午,强烈的阳光都能透过前面和右边的玻璃着着实实的照射在我身上。而我也很乐意在阳光中,走向香格里拉。

司机是个纳西潘金哥,娶了个四川媳妇,育有二女,大女儿在南京上大学。纳西族的风俗是女人将男人娶回家,男人在家中只需“琴棋书画烟酒茶”,而女人则是“披星戴月”操持一切内外劳务。司机告诉我们,在丽江有句俗话“找个丽江婆,顶得十头骡”,这足以看出纳西族女人在众人心目中的“价值”。

我笑着打趣司机:大叔在家里是处于什么地位呀?

司机大叔很坦白的交代:我嘛,是被压迫的人民嘛。

全车人都因他这句话大笑起来。司机大叔介绍由于汉文化的入侵,许多受过一定教育的纳西女人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死守着传统的观念了。我无女权主义思想,但我坚持认为男人应当照顾女人。

在进入中甸地区之后,藏族导游来接车,我们唤她为“桌玛”。导游接到车后,便进入虎跳峡自然风景游览区。尽管我是第二次来,还是一直走到了峡谷底。

从虎跳峡上来的时候,真是举步维艰。前后共休息了六七次才走完返程。

1999年第一次来虎跳峡遇到了泥石流,当时非常危险,常有山石土块从山上滚落下来,路面上也散落着大小不一的天然石块和土疙瘩,车根本无法靠虎跳峡,只能行到接近的地方,再由人步行或者骑马过去。当时,我是骑在马上,被人牵过去的。

隔了六七来再来这里,感觉变化不大,唯一多了的就是在通往虎跳峡的那条崎岖的石梯两边设了数个收费陪人拍照的点,都是穿着藏族服装的儿童,嘴里喃喃的说着:阿姨一起拍张照吧,只要两块钱。。。

我很难接受这种“生意”,虽然才区区二元。

虎跳峡的风凛冽刺骨,刮得我几乎站不住脚。没有戴手套和帽子,长发被吹得顺风而飘,实在熬不住,便很快从最佳眺望点逃了下来。

在返回的路上遇到了几个前一天在大理认识的朋友,相互间都很惊喜再次遇见,微笑着打过招呼后,又匆匆而别。

下行的时候,身体并无多大反应,可是向上爬的时候,每走一步就提高一点海拔,不出几步就开始气喘吁吁大脑发胀,记得最后几十个台阶,几乎是一步一歇才坚持走完。

从爬完虎跳峡后,到藏族人家用中餐。之后,便一直开住香格里拉这个神秘的地方。

在中甸那间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寺里,喝了寺里的圣水,转了楼上的经轮,在转经轮的时候,我由头至尾虔诚的默念那六字真经,希望由此可以将自己转到幸福的国度,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女的人。

桌玛的哥哥便是松赞寺的一个高僧。她提醒我们要注意的一些事项,然后领着一群人鱼贯而入。在二楼,见到了转世活佛,他将一条金钢绳系在我脖子上,并为我手上的玉器开了光。

寺里不充许拍照,为了尊重宗教风俗我也没敢造次偷拍。只在外围拍了几张,以图纪念。

这张相片便是在松赞寺楼上的空地,请人所拍。

松赞寺。中甸 

松赞寺。中甸

 

松赞寺。中甸

松赞寺。中甸

松赞寺。中甸

松赞寺。中甸

松赞寺。中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