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起得不够准确,因为这只是我在特拉华(半岛)州的某一处看到的农舍。是不是美国东海岸的农舍都类似,我不知道。我们在经过那片土地的时候,几乎没有遇到一辆车或是碰到一个人可供打探。所以在我不知道那个“小地名”的情况下,我只好冠以大地名。不过从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来看,美国农村的农舍,不像我们中国农村的农舍南北各异东西有别。他们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换言之就是“没有传承与传统”。
美国的农村是看是“哪一堆”人去那里住下来,而那农舍便会“带”着“那堆人”来自的国度的形式与风格。就比如像我们移民去美国的中国人,会把他们聚居的街区硬是修成一条“中国街”。早期移民到美国的华人,不是“从农村包围城市”,而是直接进驻城市,所以在美国只找得到“唐人街”而找不到“中国村”了。
我不知道这个特拉华地区的移民史,也不知道最早占有这块土地的移民来自英国、德国、还是西班牙?不过,看这些房子的风格,绝不是来自于亚洲的移民所盖。

美国的农村没有分配“宅基地”一说。买了地,就在自己的土地上盖房子,说起来是天经地义的。是不是就可以随便盖,想盖多少盖多少,想盖多高盖多高呢?

据我所知:那是不行的。

法律规定:买的是农田,就必须种庄稼。

而修房子只能按照比例行事,否则是违法的。

如果“悄悄”地修了超出规定的房子,会不会遭到强拆呢?我不知道,但我猜测肯定有人管。

这里显然是“私人的路”。如果我们以为无人“悄悄地进村”,又不幸被发觉,被轰走是最好的下场。

万一主人生性多疑手中有枪又对打官司“没有兴趣”的话,很难说我是否还有可能坐在这里写博客。

像这一处,不单有路还有门柱。那农舍红顶灰墙隐隐约约,掩藏在远处的树林中。那气势看起来就不一般,想必也是个有故事的地儿。

在美国当农民,有的是子承父业,也有的人只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有的人天生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愿意一家人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其乐融融自扫门前雪。

或许是有过不愿意让人知道的过去,只能“躲”乡村里维持一种简单的生活。那么,住在这种前不挨村后不靠店的广阔天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在美国住在城外不等于住在乡下。

城外的住宅区与邻居的距离也就是十几二十米。

而这些农舍之间的距离却要以公里计。
这下你该明白,那些美国惊悚恐怖的电影可不是空穴来风吧。

住在这里交通工具就显得尤其重要,以前用马车,现在是汽车。

有的人家还不是一部两部,像个“租车行”。

反正车便宜,场地宽。你注意下面这张图,还有带轨道的“小火车”呢!

这一户门前的院子里不单停车,还放得有好些农具。

为了给邮递员提供方便,有些农户把信箱竖在了公路边。

仔细看,这些房子有的已经很破旧了,别看门廊下堆着杂物院子里停着车,到底有没有人住,还真说不准。

一路上我们还看到很多没有人住的废弃的烂房子。

但如果我要出于好奇想去门窗处窥视一二,说不定就会惹上麻烦。

并非我胆小怕事也并非我觉悟高能自我约束,而是因为我生活在美国就得入乡随俗守人家的规矩。所以在我不懂得美国多如牛毛的法律条文的前提下,我始终遵循两条以求自保:一条是充分尊重私人财产;一条是绝不做妨碍别人的亊。
这一次我都回国了,肯定是没有机会了。争取下次去的时候,能找个“关系”到美国的农舍里去访问一下,再拍点照片给大家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