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贵方一块宝地,黄月亮红月亮在这里向各位拜年了!!!

(网络照片)
每年的大年初一,不论天气有多恶劣,人们都必须出门去拜年。好在贵阳这几天气温虽然不高,但无风无雨,这对于冬季经常是阴雨绵绵的贵阳来说,实在是个拜年的好天气。
被爆竹“炸”了一个通宵,大清早我又被楼道里的一个“超炮”雷醒,只好早起去拜年。
出门早了,小区里很安静,人们都还沉浸在除夕的狂欢中酣睡。只有清洁工一如既往地忙着,打扫如同“天女散花”般洒得满地都是的爆竹的碎屑。

我在小区门口上了一辆巴士,车内空空的,没有几个人。不知道是拜年的人们还没有出门呢,还是开私家车举家外出的人多了?总之,这对于我这样的无车一族,无疑是件好事。

巴士直驱市中心,空荡荡的路上车少,人更少。

就连平日总是熙熙攘攘的大十字过街桥上,也只有不多的几个行人在移动。

路上遭遇罕见的不堵车,三十分钟后,我就在市中心的喷水池下了车。

以往我去老辈子家拜年,一般是下午去,而且一天只去一家。
其实大多数人都会在大年初一早上睡个懒觉,在家吃了中午饭后,再收抬停当一家人提着大包小包摇摇晃晃去拜年。我以前之所以选择下午去,除了可以在老辈子那里会见平时难得一见的表姊妹们开怀海聊外,还想在那里蹭顿饭说够了话再回家。可现在我自己都是老人了,我的姑妈姨妈们也都七老八十了,我真不忍心让他们去“摸”这顿饭给我们吃,也不忍心让他们在大冷天陪着我们去餐馆,所以,今年我就一早去了。
以前我去拜年,也会习惯地提着大包小包去。可不管提了多少东西,进了人家的门就不好意思再提走。所以要去第二家,就必须要回家去拿礼物或是去商场再买费时又费心。这样往返折腾效率极低,每个春节几乎天天都要去拜年,累得够呛。现在虽然是在世的老辈们越来越少,但如果去别家拜年提少了不好意思,提多了第二天手臂要痛。所以,今年我决定就“不送礼”了。

(网络照片)
如果说很久以前送礼是因为想送一些自己腌的腊肉,灌的香肠,沤的甜酒,打的粑粑给亲友尝尝,分享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那么现在的腊肉香肠都来自于“超市”,统一的包装加上统一的味道,我们还有必要提来提去吗?

(网络照片)
后来拜年送礼提过来提过去是因为物质奇缺,那单位福利好一点的姊妹会把分配到手的肉、蛋、油、水果提些去孝敬长辈父母。大家提来提去是为了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而现在买什么都很方便,除了大超市想买什么有什么,拾遗补缺的小超市更是布满街角小巷,只怕买多了吃不完哩。我们还有必要提来提去吗?

(网络照片)
我想如今已不是“食不厌精”的那个时代,给比我老的老人提些香肠腊肉之类,他们未必嚼得动。买价值低一些的水果吧,一百元要买个二、三十斤,他们放烂了也吃不完。买奶制品饮料呢,如果买的牌子不合心,他们不喜欢吃却又舍不得丢反而是负担……哈哈,咱们送的不是礼,送的是压力啊!

(网络照片)
所以,在这个2010年的早上,我调整了我因循守旧的的几十年来的拜年策略:上午去拜年,不送礼物送“红包”。
在去姑妈家之前,我先找个馆子吃饱了,去到她家送上“红包”喝茶聊天!那天我进门刚坐下,大弟弟带着一家人来了;过了一会儿工学院的表妹夫妻也来了,听姑妈讲起我们小时候的故事,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好开心!我突然感到:没有了这些老人,就“沒有了”我们的童年。我想,我们落地的瞬间,我们小时候调皮拙笨的故事,如果没有父母和这些长辈告诉我们,我们会知道吗?
姑妈无论如何要给我们煮汤元、下饺子,都被大家一一婉拒。吃了一辈子姑妈做的菜,不忍心再让她为我们辛苦了。没有我们的声音,姑妈的家是冷清的。他们老了,几乎没有了外出的能力。也许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看着眼前的两位老人我不禁悲从中来。
坐到两点过钟,坐着听我们聊天的姑父已经闭上了双眼打瞌睡,我们大家就告辞了。

(网络照片)
我的二姨家也住在喷水池,步行十来分钟就到了。刚到门口外出扔垃圾的大表妹远远地看见我,就高声向屋内喊去“妈!莹姐来了”。
我照例是送上“红包”作揖拜年,二姨妈很高兴,我也很轻松!因为她知道我既不是把“吃不完的东东”朝她那里拎;也不是把别人送我“我用不着的东东”淘汰给她。送她“红包”完全是真心诚意地孝敬她。其实我的这两位长辈都是退休教师都不缺钱花,老人家想要的也就是一份“体贴”和一点点小小的“虚荣心”吧。

(网络照片)
在那里,我还巧遇四姨妈和她的二女儿以及只比我大一点点的七姨夫妻,又是一番七嘴八舌的家常话。尽管我们三年没有见面,可还是那么“一见如故”毫不生分。各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春节的家族聚会,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开“数落大会”,集中火力朝着既定目标“轰”!我笑他们“家丑外扬”,他们反而觉得听听“群众意见”心中舒坦了许多。不过那天只是个“小组会”,到了初五,我们还有一个由我们三姊弟作东的三、四十个人的“母党”大聚会,那才热闹呢。
五点钟大家纷纷起身告辞,表妹夫的车来接走了四姨、七姨他们,我一个人走到喷水池再次登上空荡荡大BUS回家。

(网络照片)
到家后,“豆腐”狗狗以它特有的方式在我脚下翻滚着欢迎我。

晚餐,我用腌肉油煮了一大碗白菜苔,蘸着自己做的水豆豉,随意夹上一两片腊肉,喝着小酒,听着小曲,看着“豆腐”狗狗在鞭炮声中咆哮奔跑,自得其乐新的一年开始了!
呵呵,大年初一我一天就把年拜完了,初二就可以待在家中看电视写博客了。嘿嘿,真的很惬意呢。

(网络照片)
我不但自己不买“年货”,也不买“年货”送人,还倡议大家拜年只送“红包”不送“年货”,超市的老板要不高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