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月亮红月亮
黄月亮红月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831
  • 关注人气:30,1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海大桥

(2009-11-01 17:42:41)
标签:

美国往事

人工岛

隧道

跨海大桥

切萨皮克海湾

分类: 走马观花

   这次选择去弗吉尼亚海滩度假,当然是为了去看海,去享受大海的空旷与无垠。在行程的规划上,我们不是选择一直开车顺着海岸线上的公路行驶,而是刻意在经过两处海湾时安排了“坐轮渡”和过“跨海大桥”两个节目,当然这样会多花些银子却会少费些时间多赏些风光。
跨海大桥
(网络照片)


   那天我们的车行至切萨皮克海湾时,已是黄昏时分。天色正在逐渐变暗,我很担心我的傻瓜相机无法记录下我们看到的美景
跨海大桥


   切萨皮克海湾是美国东部大西洋沿岸平原由南向北伸入内陆最深最大的海湾,它位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湾岸曲折多岛,为船舶停靠提供了优良条件。湾头的巴尔的摩和湾口的诺福克,都是美东地区著名的大港。在这个湾区内,还“隐藏”着美国重要的海军基地呢。
跨海大桥


   为了方便海湾两岸的交通来往和来此旅游的国内外游客,美国政府投资兴建了切萨皮克湾大桥,并于1964年通车。
跨海大桥
(网络照片)


   切萨皮克海湾大桥,属美国13号公路的延伸,全长28公里,被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衔接了弗吉尼亚海滩,诺福克和弗吉尼亚东海岸。
跨海大桥
(网络照片)


   它跃出水面30英尺,横跨四座人工小岛。来往船只可自如优雅地从桥面下穿梭行驶,当然也可以从“桥(隧道)上”穿过。
跨海大桥

(网络照片)


   美国的切萨皮克湾大桥号称是“世界最长的桥梁隧道综合体”,它是由两个隧道连着三段桥体构成。形成桥在水面上“行走一段后”,由隧道导入水底下,再钻出来上桥;再进入隧道再上桥的交通状态。
跨海大桥


   为什么要有“隧道”这个结构呢?原来大桥“潜入”水底下是为了把大海的水面通道让给万吨巨轮。
跨海大桥


(网络照片)


   在桥中间的人工岛上,既可以观看大西洋湾口世界最繁忙的海运航道的壮观景象,还可以在岛上的小店里购买到精致的纪念品。
跨海大桥
(网络照片)


   所以,我们一家也选择了这个人工岛作为我们此行的一个重要的“停靠点”。
跨海大桥


人工岛上设有很多“投帀望远镜”,25美分可以看3分钟。
跨海大桥


   孩子们正在争相观看,可惜此刻海面上没有大船经过。
跨海大桥


   人工岛上还有很多“不惧”日晒雨淋的宣传板,为游客讲述着这里的历史。(我的身后即是“断桥”留给大船的“通道”。)
跨海大桥


这里的海上交通很繁忙。
跨海大桥


这里曾经发生过海战。
跨海大桥


向保卫这个湾区而作出过牺牲与贡献的英雄们致谢。
跨海大桥


我终于拍到一艘大船正在穿过隧道上的海面。
跨海大桥


在这个人工岛的一侧还延伸修建了一座“栈桥”,供爱好者们来这里钓鱼和野餐。
(网络照片)


跨海大桥


既然是专程来此观光的,那就来张“到此一游”吧。
跨海大桥


小岛上详尽的“导游图”。
跨海大桥


栈桥落日。
跨海大桥


栈桥其实很宽。
跨海大桥


他们在就地享受鲜鱼汤?!
跨海大桥


自得其乐的老人,很乐意让我拍他。
跨海大桥


“自动”钓鱼竿?!只要舍得下鱼饵,不怕鱼儿不上钩!
跨海大桥


   这里居然配备了“宰鱼枱”!想得真周到啊,难怪人们乐此不疲。钓鱼,宰鱼,烧鱼汤,品美味,看大船……都在一个空间里完成,老美真是会玩啊!
跨海大桥

 
在此停留了半个小时,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去。
停车场上,收摊的“海钓”爱好者,他们的工具很专业啊!
跨海大桥


这是隧道的进口,我们从这里上来,还将从这里下去。
跨海大桥


隧道是双向的。
跨海大桥


隧道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
跨海大桥

(网络照片)


从空中俯视大桥在人工岛处“沉”入海底的隧道口。
跨海大桥
(网络照片)


正在施工中的隧道口。
跨海大桥

(网络照片)


大桥是单向的。
跨海大桥
(网络照片)


据说,大桥每年会开放一次让公众步行或骑自行车观光。
跨海大桥 
(回程中)


   但是有趣的是自大桥建成以来,给过往的司机造成了很大麻烦。为了方便船只顺利通过,大桥修得很高,高出水面185英尺。加上设计时就没有在桥上的公路边上修建路肩,所以很多司机一到桥头就会心惊胆战,根本不敢开车过桥。即使有些司机壮着胆子把车开到桥上,也是小心翼翼地把车开得极慢,这不仅造成路面拥堵,也给大桥本身带来了压力。
跨海大桥


  为了保证大桥交通畅通,美国政府曾特意组织了汽车救援公司,为过往司机提供“免费代驾过桥服务”。
跨海大桥
(回程中)


   但由于汽车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到了桥头就肝儿颤的司机也越来越多,现在这家公司已经没有能力为等在桥头的司机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了。为了进一步缓解压力,美国政府于近日正式批准3家新公司提供代驾车辆过桥服务,每车每次收费30美元,而且不仅为过往卡车和轿车服务,还可以为摩托车提供代驾。
跨海大桥
(回程中,海上的私人游艇。)


   由于生意火暴,需要代驾业务的司机现在得提前几天预约,并要把车开到桥头指定地点,相关公司才会派人代驾,不然的话可能还得排长队,不一定能按时过桥。
幸好我女婿有着几十年的“驾龄”,那天我们自驾顺利过桥,现在想起来是有些后怕!
跨海大桥

(回程中)


   这座切萨皮克海湾大桥设计新颖独特,科学合理,极富创意,车辆船只互不影响各行其道。南来北往的过客,通行在切萨皮克海湾隧道大桥上既可以领略大西洋的汹涌澎湃,又可以欣赏切萨皮克海湾的美景,感受纤细柔美的建筑奇观。
   切萨皮克海湾隧道大桥不仅是一个海上交通枢纽,大桥自身也是一道亮丽的景观,可惜我们行驶其上难识大桥真面目。一般在地球上运行的人,只能凭过桥“时间”去感受它的长,而不是靠眼睛去“看”它的长短大小。也许哪天有个驾驶私人飞机专程来此看桥的机会,再拍张“全景”照片和大家分享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