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月亮红月亮
黄月亮红月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202,369
  • 关注人气:30,1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蓝→白→红

(2009-05-09 13:59:08)
标签:

美国

月亮

越洋电话

中老年

博文

贵阳晚报

退休生活

休闲

分类: yellow的故事

   黄月亮按:昨天《贵阳日报》的记者管倩小朋友给我发来E—mill,说是“稿子今天(5月7日)见报了”。这篇名叫《贵阳人黄阿姨的“新新”旅居生活》的文章,缘于一个月前管倩小朋友对我的越洋电话采访,起因竟是我的博客惹的“祸”。
   管倩小朋友在最早的电话中告诉我,说她身边有很多朋友经常看“贵阳人在纽约”我和我女儿写的博客。据传,我在我的博客中絮絮叨叨写的鸡毛蒜皮的故事,很能够让人茶余饭后掩卷一笑。所以成了许多网友休息解乏消食化气的开心便餐。在我的博客与股票“点数”成反比关系颷升的同时,我们的生活更需要一些笑声和快乐。感谢大家捧场,让我从一个二十年前的蓝领、十年前的白领迅速晋升为今天的网络红“领”。
   这是一个在不知不觉中由量变引起“色”变的过程。要说我不得意,至少我女儿不相信。因为我眉开眼笑的们嘴脸,无时不暴露在她锐利目光的扫描之中。
   虽然有很多网友自称是我的“粉丝”,但与生活中真正的红人相比,沒有人找我签名,没有人与我合影,下飞机时更不能指望有人拿着鲜花来接机。但是能够利用“余热”做一个虚无缥缈的网络“红人”我已经很受用:网络无国界,朋友遍天下。

蓝→白→红

   下面请看《贵阳晚报》记者管倩小姐生花妙笔写出来的黄阿姨吧,读了她的文章,我不由得问自已:这写的是我吗?!

   
  地道的贵阳人黄阿姨,在贵阳的知名度也许不怎么地,但在网络上,她却是“大红人”一个。用百度、谷歌搜索“黄月亮”这个名字,黄阿姨的博客就排在搜索结果榜首。最近,新浪教育频道以博客点击率做了一个全国“草根精英”排行榜,黄阿姨一度排到了第七位,于是黄阿姨“自诩”为“草根精英007”。
  究竟,黄阿姨在网络上的“高人气”怎么来的?这源自她年轻的心态和异常积极的生活态度。黄阿姨的真名叫黄德莹,今年61岁。因为女儿在美国定居,黄阿姨经常要到美国去探亲,并呆上一段时间。黄阿姨博客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她在美国的旅居生活。
  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的巨大差异,许多中国留学生家长在美国的旅居生活非常枯燥、单调,如果没有子女的陪伴,中老年的家长们连出门都成问题。而年过花甲的黄阿姨却不一般,经过艰难的适应过程,在第二次到美国探亲的时候,她不仅攻下了语言关,迈出独自出行的第一步,还玩起数码摄影、开博客、做手工耳环、开网店……那些属于年轻人最为时尚的生活方式,黄阿姨是毫不含糊地将其进行到底。
 
    A “黄月亮”的由来
  选择“黄月亮”作为自己的网名,黄阿姨是觉得月亮给人的感觉很好,“做人就应该像月亮一样,月亮对着地球的总是光明的一面,总把快乐的事情示人,而那些曲折的东西总是背对着我们。我就喜欢做月亮,把快乐的东西和大家分享。”黄阿姨的话很快就能让人感受到她的乐观、积极。
  取网名完全是为了在网络上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黄阿姨通过越洋电话对记者说:“当时就想好了用‘黄月亮’的,但发现这个名字已有人注册,于是我干脆把网名加成‘黄月亮红月亮’。后来,我又给自己取了个‘黄叶绿飞’的名字,有点返老还童的意思在里面。”
  不过,最终还是‘黄月亮’这个名字让黄阿姨“响彻”网络博客界。
  
    B “自成一家”的黄氏博文
  黄阿姨在博客里这样“归纳”自己:“七年农民,十五年工人;九年学生,十二年教师是我的经历。一把锄头一把镰刀;一把锤子几把钳子是我的前半生。一支笔几本书;一部相机一台电脑是我的后半生。两个儿女两个孙女,几张来回机票是我的余生。”从黄阿姨的博文风格,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生性幽默、心态年轻的人。
  2006年5月,在女儿的怂恿下,黄阿姨开始接触博客这个“新新”事物。“刚开始,我并没太当真,有一篇没一篇地写着。后来我逐渐发现写博是很有乐趣的事,尤其可以发挥我的摄影爱好,给自己的摄影作品配上文字。再加上关注我博客的人越来越多,让我更有理由坚持下去了。”黄阿姨对记者说。
  由于点击率很高,写博成了黄阿姨旅居生活的重要部分。“原来我在女儿美国的家里很闲,找不到事做,现在却忙不过来。每天除了做家务,剩下的时间就是在博客上忙活,为博客拍照、写博文。”
  黄阿姨曾经是教服装设计的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感觉。用傻瓜相机拍出漂亮的图片,已经成为黄阿姨的“独门秘笈”。“我摄影时只讲究构图和剪裁,其实没有什么秘诀。我最爱抓拍生动的画面,不喜欢装模作样。”独特的视角配以优美的文字,让黄阿姨的博客大受欢迎。
  
    C 过语言关敲开独立生活大门
  在异国生活,语言障碍是中老年人很难逾越的障碍。第一次到美国,黄阿姨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过了新鲜劲就开始极不适应。平时,家人都各自忙着,就剩黄阿姨一人在家。不懂英语也不认路的黄阿姨,根本没法出门,家里就连电视节目都是英文的,除了“困”在家中做做家务,发发呆,黄阿姨真是闲得发慌。
  第一次从美国探亲回国,黄阿姨就下大决心要学英语。她在贵阳找到一家英语学校。“当时,我记的笔记都有几大本,回家就听英文CD,连女儿都佩服起我来!”
  经过那次回国“强化”训练,黄阿姨的英语“底子”总算被“打”起来。第二次到美国,黄阿姨不再怯于开口,而是慢慢地试着讲。
  能把简单的日常对话“对付”过去,黄阿姨又有了新目标:独自出门。不会开车,黄阿姨出门就得靠公共交通系统。黄阿姨的女儿家住在纽约附近,要到纽约去转转,首先要把纽约异常复杂的地铁系统搞个清楚。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黄阿姨鼓足勇气,迈出了独自在纽约坐地铁的第一步。
  黄阿姨在博客中这样描述她“第一步”的感受:“君不知,这‘纽约之行一小步’,乃是我的‘人生历程一大步’。来美国探亲的老爸老妈们知道,在语言不通文字不识又无法向他人求助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带着个小孩钻进纽约的地下铁道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的确,迈出了第一步,黄阿姨在美国的旅居生活开始“豁然开朗”、有滋有味。
  
    D 电子化生活拉近与国内的距离
  因为黄阿姨目前仍在美国,记者是通过电子邮件联系上她的。一般说来,像黄阿姨这样天天查看邮箱的中老年人并不多见,所以记者还担心着自己的邮件会“石沉大海”,可发出邮件后第二天,记者就收到了黄阿姨爽快的回信,同意接受采访。
  电脑、网络成了黄阿姨旅居生活的重要工具,她曾在自己的博文中“宣称”:“人活着是不能没有一台电脑的。”在坚持写博的同时,黄阿姨又和女儿“捣鼓”起更新潮的事物——开网店。
  发现国内也兴起网购热潮以后,黄阿姨的女儿有了在网上开美国代购店的想法。精力充沛的黄阿姨不仅支持女儿的想法,还决定和女儿合作。如今,黄阿姨主要负责给网店商品拍照、量尺寸。平时,她和女儿经常到纽约的各大购物中心去“淘”货。她告诉记者:“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买回来,有人买走就证明自己‘宝刀不老’,还有眼光。”
  黄阿姨如今的旅居生活,很大部分是花在电脑前、网络上。因为有了网络,即使身在异国,黄阿姨和国内的心理距离也可以被拉近。“我现在平均两天写一次博,发现国内有很多人喜欢看我的博客后,真是不敢随意写了,毕竟有那么多双眼睛在关注我的文章。落笔之前,我也要做深入的调查,就有点像你们记者一样。”这不,身处美国的黄阿姨,最近也开始写起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博文了。

本文链接:http://old.gywb.cn/gyrb-sub/html/2009-05/07/content_17564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