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在唐人街HESTER街的21世纪美容店内做美容,隔三岔五去一趟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今日二十,明日十八”?去年下半年,偶然发现他家的隔壁换了主人开了一个小金店。

看到店门口的广告,知道这里还可以换电池,我们就进去看了一下。原来这个店和曼哈顿的很多商店一样:门面窄,进深长。约3米宽的门面,足有十几米深。

一进门的左面是一条通道,右面是由三户分租的一溜长柜台,最里面才是珠宝店。

女儿在那里花70美元买了一条16吋的白金项链嫌长,主人就免费给她做短,切下来的寸余项链自然也就抵了手工费。后来女儿又请老板为她修了几件小首饰,其中有一次补粘一粒小小的绿宝石,老板才收了她一美元,弄得我们很不好意思。

就这样我们一来二往成了熟人。聊起“老三问”才知道年轻的男老板是来自越南的华人,能说一点英文和“广味”国语,到美国十多年了。

老板娘来自香港说一口英文和广东话,基本上不能说国语只能听懂一点点。他们有两个孩子现在正在读小学,还说周日他们就去中文学校学习,主要是为了日后接父母班时,能和大陆客作生意。

这是另一个修表换电池的师傅,他说广东话不会说国语,只会读中文。听我说要拍他,高兴地为我摆了个P0SE.

他们都读《星岛日报》,好像是马来西亚出版的。我看过此报,对中国比较友好。

小店还备有饮水、咖啡、绿茶和糖果,很温馨哪!

不像大街上的金店人来人往很商业,客人在这里等候取件的时候,可以喝着水和师傅聊着家常欣赏首饰。

当然一聊高兴了看到喜欢的也就会买下。

上个星期四我去唐人街为我家的淘宝店发完货,来这里给小ABC的手表换电池。十一点钟,修钟表的师傅还未到。

我一边等候,一边看起了珠宝。

不过像我这等无业人士也就是看个高兴,再喜欢也是不会买的。

这些设计对老人来说太花哨了。

中西合璧,花样繁多,“总有一款适合你”!

据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对这些“无价之宝”更是只能看“好看”,不能辩价值了。

突然看见柜台上有台电脑,便问老板“能不能上网?”

老板说可以呀!我告诉他我才写了有关“唐人街”的7篇文章,不知道写得实不实际,想请他们给指点指点。

我说我最后一篇写的就是“唐人街的珍宝店”问他要不要看看。

他们听了很高兴,都想看看这个才从大陆来的老太太是怎样写唐人街的,便凑过来一起在电脑上看我发的“唐人街系列”。

我突然想起女儿写的一篇叫《2个珠宝店老板》的文章,其中一个写的就是这个店的小老板,就急忙在女儿的博客里找了那篇文章来给他看。

小老板看见我们“在背后说他的好话”,感到十分高兴。他和他太太一边看一边笑得合不拢嘴。

我突然想起人们在珠宝店一般只在前台看成品,很少有人能进到他们的“后台”拍他们的“谋生法宝”。

所以就提出来能不能进去拍几张照片放在我的博客上,让大伙儿见识见识?!

没想到小老板欣然同意,喜出望外的我当即冲进他的作坊去拍了个痛快。

要想知道《首饰是怎样做成的》,明天请你一定来看看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