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大纽约地区的华人是有福的,即使不会上网浏览中文新闻,也可以看到很多中文报纸,与全世界的华人同步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前日,我在免费的《侨报周刊》上读到一则新闻,题目叫做
《双层巴士重现纽约街头》讲的是:纽约市是早就有双层巴士的,但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停用了。七十年代也曾经恢复使用过这种双层巴士,但为时不长。近来由于油价飙升,人们纷纷放弃自驾车上班的习惯,改为乘坐地铁和公共汽车。坐车的人多了,自然拥挤。于是纽约的“大都会运输署”下属的巴士公司筹备“重上”双层巴士。其优势不言而喻:载客更多,效率更高。

(伦敦巴士
照片来自网络)
好在这些被“废弃”的老式双层巴士并没有被作为废旧物资处理掉,甚至在此之前偶尔还用于怀旧的展览,现在正好派上用场重现昔日风光。巴士公司的总裁约瑟夫·史密斯说,这种双层巴士在世界各地都被采用,效果也都很好,只是在上下阶梯时,耗时较多。但一名乘客对记者说:对于还记得当年双层巴士的乘客而言,它会带来怀旧的心态。既然其他城市及欧洲都可以使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呢?

(伦敦巴士
照片来自网络)
来到这块土地上最早的美国移民,在陆地上经过了骑马,坐马车,坐(公共)汽车、地铁的阶段之后,在轿车泛滥的时代又纷纷开起了自驾车。如今在环境污染和高昂的油价面前低下头来,重新使用起公共交通中的双层巴士。
难怪纽约市公交公司总裁霍华德·罗伯茨无不幽默的说:能以这种倒退的方式进入未来,使我分外高兴。

(伦敦巴士
照片来自网络)
这句话让我猛然想起因“三鹿”毒奶粉事件,一位网友给我的留言:我准备去买片牧场自己养奶牛挤牛奶喂孩子。
社会有分工是社会的进步,每个人在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享受着别人的劳动成果。如果没有相对约束的“法规”,没有了对“公信力”的信任,真的,以牛奶事件而言,我们只有到未受污染的“香格里拉”去买一片洁净的土地,自己养牛养孩子,重新去过“男耕女织”的生活。
这几天国内外报刊纷纷报导的“三鹿”奶粉事件,不知是才揭开有毒食品的冰山一角呢,还是针对个案,只要不放那“蛋白精”作添加剂即止?在经过了“化肥”豆芽,“洗衣粉”油条,“苏丹红”盐蛋,“地沟油”“注水”肉……之后,中国人还能吃计么呢?!
还好,我从小排斥牛奶,所以没有喝牛奶的习惯。只是后来年纪大了,说是需要喝牛奶补钙,在几个老朋友的多次“怒”劝下,才开始喝贵阳的地方品牌《山花》酸奶。今天偶然读到一篇文章,说最好的奶,才能做酸奶;臭了的奶才用于做冰激凌。阿弥托佛!我嫌不实惠恰恰很少吃冰激凌这东西!《山花》这个牌子的牛奶也曾多多少少被报刊“议论”过,但我本着对国家质检机构的信任,以为“又喝不死人”,还真的喝了很长一段时间。当然这都是两年前的事了,不知道这次它是否卷入其中在劫难逃?!

还有网友留言:我晕,以后凡是和奶有关的都不吃了!我倒认为也不必因噎废食!以前也曾报道过毒米,难道我们就连饭也不吃了吗?城门失火,秧及鱼池。今天看“凤凰卫视”的报导,规规矩矩养牛的奶农生产的牛奶也卖不出去了!可牛并不知道世道艰难,依然照样吃草照常出奶。奶农在送完三亲六戚自己又喝不完,倒了白花花的一地又太可惜的情况下,便拿来喂猪!呜呼!城里的父母忙着凑钱买“洋”奶,乡下的奶农却不得不用牛奶喂猪娃!

以前还曾读到有奶农每晨牵了奶牛一家家的送奶,当面挤当面卖的报道。可现在仔细想想:万一那奶牛吃过什么“激素”呢?!真是风声鹤唳防不胜防!!!其实有关食品卫生的检测条例不是没有的,但最高指示说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但是如果“各级领导同志”偏偏要“粗心大意”有规不行呢,条例也就只有作“摆设”了。
那人们真要想喝杯“放心奶”的话,也许,真得从我们怀上孩子的那天起,就买头奶牛来养着。看着牛和孩子一起长大,一只手牵着孩子,一只手拉着牛,“以这种倒退的方式进入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