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
B篇)
桌上有铜台灯,并装备有电子计算机可以和因特网联接。

很多游人也只是坐下来感受一下,当然我也不能放过这个装模作样的机会。
希望没有把书拿“倒”!

这个阅览室就是图书馆有名的315号房间,它90.5米长,23.8米宽,高15.8米,四面都是开放式书架,采光良好的长窗,房顶有大吊灯照明。它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无柱房间之一。

(照片来自网络)
这里所有一切都是免费的,有许多著名作家在这里搜集资料,在大萧条时期,也有许多人在这里进行相当大学教育的自学。

(这是另一个处于过道位置的小阅览室。)(照片来自网络。)
纽约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充满抱负的场所,一个移民和儿童寻找知识、信息和心灵安慰的地方。

这里还有一些专业的小图书室,或由个人完全捐赠的“专人”图书室。

二楼有个亚洲部,据说有大概10万册左右的中文藏书。由于此馆的藏书不可以外借,来这里享受中文图书的华人并不多。

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的另一个核心理念是:“它是一所知识的大学”。有一位作家说纽约公共图书馆是“纽约伟大的文化机构中最平等待人的地方,不需要票子,不需要会员证;也是最高水平的地方,任何进出图馆者都能自我感觉有与哈佛大学学生同等的资格。”

(照片来自网上)
综合阅览室成了美国许多历史学家和作家的家,菲马克.肯.伯恩斯在他的那本具有历史意义的巨著《南北战争》一书编写过程中,就大量地使用了图书馆收藏的一些珍贵照片。

(照片来自网络)
莉拉和德威特.华莱士最初就在这里利用图书馆里的定期刊物开始出版了后来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刊物《读者文摘》;

(走廊的墙上安放的消防龙头)
作家特里因来寻找太平洋小岛国瑙鲁的资料,开始不敢奢望能找到,但查下来竟有70条有关这个小国的资料,包括那里的宪法,简直惊呆了。

(图书馆的礼品部)
甚至许多电影都以纽约公共图书馆做背景,其中我看过的只有《蜘蛛侠》、《新绿野仙踪》和《后天》。

据说还有《捉鬼队》、、《蒂凡尼早餐》、《第二章》、《纽约大逃亡》等影片都应用了图书馆的环境作背景。
(为保护图书洁净,图书馆内的走廊上到处安置的洗手盆)

所以我曾也过一篇博文来说明一个事实:“世界上最大的摄影棚----纽约”当然也包括这个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一流图书馆!

同时我也计划选个专门的时间来这里读读中文书,特别是想知道在那些模糊的年代由一些不太糊涂的人写下来的还算清晰的故事。

这个安排大概要等到秋天罢!
链接:宫殿一般的"纽约公共图书馆" A
宫殿一般的纽约公共图书馆
B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