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关于范老和郭博的辩论如火如荼,想装不知道都不行。照一网友的说法,再不出来发言就有点白痴了。这几天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读来看,虽然也有很多想法,但我胆小,不敢独立成文,只敢匿名到处去“灌水”。伟人教导:“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可是从小就被大人教育要“夹着尾巴做人”的人。虽然退休了不怕“吊销执照”,可也害怕出言不慎,惹火烧身。
所以,请大家充许老太太避重就轻不回答核心所在“什么我会不会跑呀,会不会喊呀,会不会只救我的儿女不救我的妈呀……”之类的问题,而是先借题发挥来议论一下关于“聪明”和“听话”的题目。
在视屏上看到郭博热情洋溢的发言:“我们上学的人我们都知道,如果老师不发出解散的命令、不发出下课的命令,同学们会坐在那个桌子上不动的。”据此而指责范老“你是以牺牲学生的生命为代价,来换取你自己的生命,所以这是非常无耻的事。”
有网友发言反驳:“如果地震已经来了,高二的学生要老师喊跑才跑的话,只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有多么失败。”范老答曰“我的学生并不那么听话,他们很自由!”今天看电视,一位在地震中痛失儿子的老父也在提到他儿子时,反复声称他儿子从小是个很“听话”的孩子。
我想起我女儿小的时候,我经常会称赞她“听话”,却很少夸奖她“聪明”。我责备她“太笨”的时候她并不在意,而我要说她不“听话”她就会很伤心。似乎不听父母的话就意味着和父母离心离德,不尊敬父母,不爱父母……

(07年在纽约蜡像馆和蜡像合影)
今晚吃饭的时候,我突然想和我家的两个ABC讨论一下关于“听话”和“聪明”问题,想知道她们更在乎哪一个。我问她们:“外婆批评你们的时候,我会说:你不是一个‘听话’的小孩;也许会说你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孩;哪一句话会让你更不开心?!”
大ABC想了想用英文阐述她的观点:“I
think……”经女儿翻译如下:“如果外婆说我不‘听话’,那只是一个‘评价’,我不一定真的不‘听话’;
如果外婆说我不‘聪明’,那她就是认为我是一个‘憨包’(由hamburger发挥而来),那就是一个‘侮辱’。我会更生气!”
小ABC想了想用中文阐述她的观点:“我更喜欢做一个‘聪明’的小孩。因为我不要听你全部的话,我会知道可以听你的一些话,和不听你的一些话。因为你不是总是讲得很对!”大意是说:因为她的“聪明”,她会选择性地听我的话。我和女儿一致认定,这个才读小学四年级的小精怪的回答比她姐姐更有深度。

(家中后院)
回过头来谈范老的观点,范老师严然希望教育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下一代。他希望他的学生不要那么“听话”,但一定要“聪明”!要学会地震来了“自己拔腿就跑”,“看见老师跑就跟着跑”,而不是要等老师喊跑才跑。
等我有了孙子,我会建议我的儿子和媳妇,把孩子送到范老师那个班去读书。其实我也希望我的儿孙们能舍己救人当英雄,但我更希望他们在成为英雄之前先学会做一个诚实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