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步行去“远征”

(2008-04-17 11:15:04)
标签:

美国

步行

春天

物资处理

休闲

分类: yellow的故事
   挡不住春光的诱惑,人们纷纷到户外活动。以往我的活动范围都局限在离家十分钟路程的运动场(A),在那里和朋友们做做健美操,打打太极拳。人少的时候,就只好一个人围着运动场绕圈子,虽然也能锻炼身体,但未免枯燥。

   我喜欢读地图,多年来已经养成一种“怪僻”。坐车外出时一路拍“路牌”,回到家就上网打开卫星地图“顺藤摸瓜”。因为我不愿意像个大“麻袋”那样,被人扔在车上拉来拉去。

1.jpg

   女儿曾开车带我去过(B)处,我知道那里是一个中型的商业点,除了有一个较大的食品超市外,还有一排小商店:包括一家卖新鲜蔬菜的韩国店,一家中国人的廉价商品店、一家美国小吃店和酒店、花店、理发店等等。

   我在地图上找到它们的准确位置后,我测算了一下距离,估计用不快不慢的速度,一小时左右能够走到。但要穿过高速公路,有些冒险。而且如果公路边没有专门供人步行的小道,走起来也会很危险。

2.jpg

   我听住在老年公寓(C处)内的朋友讲,他们有步行去B处商场购物的经验,便向他们仔细询问,说是可以从“天桥”上穿过高速公路。只是过了高速公路后有一段下坡路,虽然人在路边走,但听见路上的汽车呼啸着飞驰而过还是有些心惊肉跳。为安全计,我决定放弃这个“过天桥”的方案,另辟捷径。

   上周,终于有一台湾朋友挺身而出答应带我去“冒险”,约定时间,上午十点我们三个老太太雄心勃勃地上了路。其实从我家门口到D处(镇初中)的这段路我很熟悉,因为在大ABC刚考上这个中学时,她没有一个人外出的经验,每天早上我都要送她去上学。

   关键的几步是:我们必需从学校操场处转向南行,然后折向山顶进入一个住宅区。

1.jpg

 

然后从第一、二幢房子中间穿过。

1.jpg

 

这时就看见了公路对面的第一组商店,我们大呼:这并不远呀!

1.jpg

 

   看准时机从车缝里穿过高速公路,好在中间有个黄线“缓冲地段”,来不及一次通过时,可分两“步”走。

1.jpg

 

   这里有两家餐馆和一个商店。但这里不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所以我们没有进去细看就离开了。

1.jpg

(这是为不下车购食品而准备的设施。)

 

桥洞那面才是我们要去的商业区,我们小心地沿着路坎走过去。

1.jpg

 

眼前豁然开朗,迎面一排小店。

9.jpg

 

左面一个美国的连锁大超市。

9.jpg

 

因为是周三上午,车不多说明人也不多。

9.jpg

 

   我们用了近一个小时把所有的店“检阅”了一遍,考虑到提东西麻烦,空手回家又不甘心,我就到中国人的店去花了不到$3,买了把水果刀和洗碗布,轻飘飘地提回了家。

9.jpg

 

   喜出望外的是在停车场看到一溜为穷人收集衣服和鞋子的大铁箱。

 9.jpg

 

   这是一个长久以来困扰着我们家的问题,这下子终于找到了解决的“终极方案”。这算是此行最大的收获:找到一个扔旧衣物的地方,让我女儿有更多的理由和机会买更多的衣服。这算不算刺激消费的又一举措呢?!

   在这个黑塑料袋里,就装了别人丢弃的衣物,有的还是全新的,会有专人定时来收集整理后送到需要的人的手里。虽然美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对物资的利用处理得很到位,也许值得我们学习。

9.jpg

   这趟“远征”花了两个半小时,中午十二点半才回到家。这是我在这里步行走得最远的一次。我知道要想在美国待得下去,就必须想办法改变我们“瞎子、聋子、瘸子”的处境,走出家门。

   下一步,我准备坐巴士去“远征”,我将“走”得更远更自在,也将获得更大的生活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