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06年回国,我报名读了两个月夜校,陪着小青年们“跑着”学习了“新概念六十课”,谁让俺们是学俄语的一代呢。回到美国后,凭着我勉强记得住的那么几十个单词一二十句“口水话”,本老太太我决定在美国的地盘上“转转”。俺想:就是把一只狗扔进狼群,时间长了它也会学狼嚎;若是把一只猫扔进虎群,时间长了它也会学虎嘨!何况老太太我是个大活人,我本着当年学毛选的“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的学习方针,俺穿好救生马甲闭起眼睛跳下水“在游泳中学游泳”吧!
常言道“心闲养头发,手闲养指甲。”待在女儿家不为吃穿发愁,不为琐事操心,所以头发疯长,个把月就得去趟理发店。以往每次去理发店,都要让女儿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带”我去,等来等去让我心烦极了。为了剪掉头上这“三千烦恼丝”,我烦恼陡增,决定要学会独立行动自个儿去理发。
理发需要的语言琐碎而微妙,我只好事前
“带着问题”让小ABC给我写了几句“急用先学,立竿见影”的英文:
1. I want to
cut my hair.
2. Keep it in
the same style.
3. Cut it up to
here.
……
前几天我决定小试锋芒独自去理发,便下了功夫把这几句话背溜顺了,壮着胆子一个人去了附近的理发店。
>
(离女儿家走五分钟就有一溜小店,那里有快餐店,PIZZA店、洗衣店、美甲店、杂货店和理发店。绿线内是小ABC的学校,黄线内是小店,蓝框是理发店。)
我知道我这英语说出来家乡味特浓,怕老美听不懂,万一产生“歧意”给我剃成光头就连门都出不了了。所以决定一进门先来个“开场白”谦虚一下:
Hi! sorry I only speak Chinese……
话音未落,只见那接待我的老美大姐对着我“不怀好意”地挤眼傻笑,我正狐疑着不知说错了什么,突然听见一句“没关系,一会儿我帮你剪吧!”的中文闪将过来,我顿时惊喜万状却又马上懊恼万分:惊喜的是这里居然有中国理发师,我这下子可以“用中文说清楚理发的细节。”懊恼的是我花那么多功夫求小ABC写的,又花那么多功夫背下来的“理发用英文”,一下子就都报废了!要早知道这个理发店里有中国人的干活,我不该天天来?!早上来了下午来,总有碰着的时候!
>
接下来是愉快的理发享受阶段,总体操作程序和俺在国内菜市场旁边的“每次五元”的“发屋”差不多,可价钱就大翻筋斗了。据女儿介绍这是一个“理发连锁店”,她十五年前刚来美国时,偶而去光顾,那时是$10剪一次,现在是$15,只剪不洗。加上小费一共$18,折合人民币百多元,在国内足够我消费三年的了。
>
本想省点理发费留个披肩长发算了,可岁月不饶人,头发稀枯如干草,如若弄作“披毛散发”状,吓倒人就是我的不对了。
>
在洋人的地盘上找个理发店不容易,在走路就能去到的地方找个理发店更不容易。今天俺能在正宗“星巴克”的隔壁找到中国人给俺剪头发,算是个特大喜讯,特意在这里报告留守北京的儿子!
>
这是第一家快餐店,我们常去光顾。
>
杂货店,该照片是二月份拍的,门口还堆有出售的化雪用盐和木材等。
>
韩国人开的“美甲店”。
>
卖SUSH嘛,应该是日本店,没进去过。
>
这个PYZZA店的品种繁多,感觉温馨。
>
也是我常带两个ABC来光顾的地方。
>
理发店也出售洗发护发用品之类。
>
因为用吸尘器,这里的地面总是很干净。
>
这是理发店一进门等候的地方,一般要等15分钟至半小时。
这大概是美国最基本的理发店了,当然唐人街那边还有更便宜的,只是来回车费$6,坐车时间近两小时,折腾下来要花大半天了。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