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第一次听见“华纳兄弟唱片公司”这个名称,是从女儿和儿子在讨论一盘磁带的交谈中。因为对流行音乐不敏感,所以对这个如雷贯耳的“华纳”也就反映平平。
四年前再次来到美国,有一天女儿带着我在59街地铁站等女婿,因为时间富裕,说要带我上去见识一个美国的“豪华”商场。过后才知道这就是位于曼哈顿59街哥伦比亚圈的“时代华纳总部大楼”底层的购物中心。
这就是占据哥伦比亚圈三分之二的“时代华纳总部大楼”全景。右下角是中央公园。
>
(图片来自网络)
从中央公园远眺建设中的“时代华纳总部大楼”。
>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从北门进南门出,只在一楼看了一下,就已经眼花缭乱。
>
令人难以置信的聚“豪华”与“简洁”为一体!通透的空间,时尚的橱窗,巨幅的广告和少量的“顾客”。
准确的说来是一些像我一样的“参观者”而不是“消费者”。
>
眼花缭乱的我,甚至没有印象是否看见大厅屋顶下的“星阵”。它们由12颗多棱星组成,从天而降。据说它们会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变幻色彩,迷离新奇。
>
(照片来自网络)
于是有人戏言“时代华纳总部大楼”的奢华程度跟印度的“泰姬陵”有得一拼。
一楼大厅。
>
这里有两个铜铸的裸男裸女是这里的“镇山之宝”。
>
让所有的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
因为总有人去把他们的某个地方摸得铮亮,使我不得不对它们多看几眼。
>
回想去年的“铜牛事件”,试想:如果再有王芳之流的新闻工作者拍到一个中国人在“摸”的照片,会不会大惊小怪再次引发关于中国人“素质”的讨论?
>
去年11月份天气渐冷,我决定一个人再次到有暖和的“时代华纳总部”商场去仔细逛逛。
>
事前先上网查了背景资料。知道它在世界大楼200强排行榜中位居第195位。
二楼大厅,陈列了很多艺术品。
>
它建成于2004年,55层,高229米。
大门厅的两侧晶莹剔透的橱窗和广告。
>
它耗资13亿美元(合7.08亿英镑)是一座综合型的多用途大楼。
站在二楼大厅向左看。
>
里面有超高级公寓、時代华纳总部、东方文华酒店等高级社交场所。
站在二楼大厅向右看。
>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