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上网已没有心情再去写美国的风花雪月,而是满心焦虑地阅读关于国内灾情的报道。我关注着湖南被大雪压塌的电网;广州车站急于回家过年的民工;关注南京的长江大桥继续通行……但是我更关心我的家乡贵州的“冻雨”。
关于贵州的灾情报道和湖南相比起来,确是九牛一毛,以至于有网友在“天涯论坛”发言说“贵州,你被抛弃了,自救吧!”贵州的消息的确少之又少,到了凯里消息就基本中断了。
由于凝冻,路上结起了厚厚的“桐油凌”(像打了桐油一样滑),结冰的路面光亮如镜,20度的坡车轮就上不去。上去了一下坡就不知道滑向何方,不知是滑到路坎脚还是河里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交通部门关闭了凯里以南的几条公路。从地理位置上看,受灾最严重的雷山、榕江、从江、黎平、荔波在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断水,断电,断路,断通讯之后成为“孤岛”,彻底与外面的“文明社会”隔绝了一切关系。除了军用直升飞机,谁也去不了那里。
>
前几天读到雷山县即将“断粮”的消息,心急如焚。03年7月我和贵阳市摄影家协会的老年朋友一道,曾去过这一带拍照。什么叫“崇山峻岭”“山路崎岖”,只有坐汽车到过云贵高原的朋友才有感性的体会。
>
那时是7月盛夏,一路上都遇到数次险情,何况今天那里已经凌冻半月?!我想,不是记者们不去艰苦的第一线报道灾情,而是“插翅难飞”去呀。试想,我的学生(我已经N次打电话与他联系,不通!)就在从江县委宣传部工作,别的人我不知道,难道他不可以写吗?!不可以拍吗?!写了拍了怎么送出来?!就算信息送得出来,大家看到他们目前的艰难困苦怎么去帮助他们呢?!连一只蜡烛你都送不进去呀!天高皇帝远,只能靠自救。
>
事实上山里的农民很有过冬储备物资的自救意识。他们远离现代物质文明,明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全靠我们自己”。
>
记得我下乡当知青时,农民伯伯一到秋天就带着我们上山挖“树疙蔸”(树根)晒干后留着冬天取暖。入冬后,土地上的劳作少了,他们就带着我们到大队的小煤窑去挑煤储备过冬。然后趁着空闲打米打粑粑磨豆腐杀猪熏腊肉准备过年。那时我们连酱油都吃不起,也没有什么“味精”之类的调味品,最多买包盐。所以我想只要盐不短缺,他们现在也不会因为商店关门为买不着副食品而恐慌。
>
至于水嘛,贵州的山寨始建之初,都会考虑离水源近这一先决条件。即使取水不便,融冰(雪)为炊也是可行的。所以除了无电打米一项外,只要房子不被雪压垮,你停水停电威胁不了农民伯伯目前的基本生存。即使有电,你见过有几个农民装空调,用暖风机,烤石英炉的?!他们舍不得花钱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勤劳才能过好日子。原始而贫瘠,这就是贵州农民的基本生存方式。人们唯一能自救的方法,除了窝在家里还能做什么呢?
>
可是由于农作物和牲畜被冻死,疾病、房屋垮塌,解冻后土质疏松引发的泥石流滑坡,公路塌方,会带来新的一轮交通堵塞和更大的困境。这场灾害的后果无疑会给本来就不富裕的贵州农民带来“雪上加霜”的经济压力。
>
我在网上读到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也读到许多怨天尤人骂天骂地的文字。面对灾难,“牢骚太盛防肠断”骂有何用?!和美国比和加拿大比都没用。05年的一场飓风不就把个新奥尔良市给吹“灭”了吗?佛罗里达州的6百万户居民断电“数周”也一样要“挨”着,许多人就此逃离受灾地域,再也回不去了,其中也包括我女儿的朋友。
>
现在大难当前,我们应该“关注”继而“行动”而不是“责难”。我远在它乡,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这场灾难的真实情况转告大家引起关注。我在这里顺便通知我弟弟,只等捐款的方案一出台,就捐我一个月的退休工资。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心里一高兴,多活一个月,这工资不又领回来了,这不都是国库里的钱吗?!不好意思,我也要敲敲“小算盘”,不过这是事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