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文物的展厅是大都市博物馆的“重中之重”。
这是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宝”之一:建于公元前15世纪,即3500年前的顿都神庙。

这是一座全部用石料建造的古埃及神庙,来大都会博物馆参观的人是绝对不会不到此一游的。

大都市博物馆特意建造了这个三面为墙,一面为窗的大厅来展示这座神庙,为展厅提供了自然而充足的光源。

我试图从各个角度去表现它的宏伟。

甚至从二楼的日本厅俯拍它的全貌。

从中轴线上看过去。

神庙的细部雕刻。

1965年,埃及修建阿斯旺大水坝,急需搬迁大量文物。这座顿都神庙就是在濒临淹没于水底时,埃及政府赠送给美国的。

专家们从尼罗河边原封不动地把它搬到纽约,它是埃及以外世界上仅有的一座古神庙。它的总重量为800吨,不管是航运还是水运都是不敢想象的艰巨。

面对落地窗的墙上,残缺的雕塑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展厅一角,高台上的石雕应该是两个“柱墩”。

对着这口石棺,她在想什么呢?因为是逆光拍摄,可惜石棺上的雕刻都看不见了。

我想,关于神庙的细部的图片,在很多网站和杂志图书上都有更为详尽的记载。我在这里只想更为着重地介绍大都会博物馆对文物的高度责任心以及保护能力和宣传能力。我们不妨从大世界大民族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人类共有共享的艺术品,而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你说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