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无心插柳柳成行。
去年临出国之前,去银行打理一笔积蓄,希望能办成“到期自动转存”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当我顶着七月的骄阳去到那中国银行的“开户行”时,却发现那银行早已“关门大吉”了。气急败坏之余,想骂一嗓子都没人应,只好讪讪离去。拐弯走进一小街,猛抬头,见一辉煌建筑的大门口,赫然立着“中国银行”的金字招牌。我忐忑地走进去,问值班经理,是否可以受理我的这笔业务。值班经理很客气地告诉我,他们正是从那关门的营业所搬过来的,所以这儿就是我那存单的“开户行”。
这家银行是才开张的,客人很少。大厅里开着充足的冷气,把我的万丈怒火,一下子就降到了冰点。我被迎到一玻璃园桌旁坐定,有人客气地瑞上净水一杯,我顿时舒坦起来。这时围上来四五个人,一个大概是“上级”的男士,示范性地耐心听我提出的诉求。听说我这笔钱暂不动用,便建议我买“基金”。我说我不懂买什么基金,只要多少有点利息就好。这时“上级”离开,示意另一女士为我作详尽的说明。这女士拿来几张表格,说明各支“基金”的涨幅,她讲得热情洋溢,其间还穿插许多术语,我听得一头雾水,只好频频点头。旁边那三个没穿制服的实习生不时帮腔,大有“不听我们言,吃亏在眼前”之势,几个人给我上了一堂“急就章”的金融课。半个钟头过去了,我虽然对“基金”不甚了然,但也觉得不买“基金”就太对不起“中国银行”这罕见的服务态度。
我问道:是不是买“基金”肯定能赚钱?
女士答:不能肯定。但我们银行的很多员工都买的。
我想:随大流是本民族最具备的特性之一,何况是随银行员工的大流呢!他们终日守着金库,必然先嗅到银子的气味哪!
我问道:买哪一种呢?
女士答:有XXX、XXX、XXX……
我说,我都不懂,你定吧,赔了不怪你,赚了请你吃饭!
她笑起来,眉宇间充满了被顾客充分信任的幸福感,她认真地和那几个实习生商量争论了数分钟,为我选定一支叫“融通深圳”的基金。我想深圳经济发达,应该不错,就下决心买了。(其实是“融通深证100”)
……
一晃半年过去,我待在美国为家事国事天下事所困,早把买基金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一月24日在和儿子的一次例行通话中,他说他买的股票涨了,“买基金的人搞到事了”。我才想起我出国前买了两万元基金的事,他一听说,马上上网一查,说我赚了一万六,我说他是“痴人说梦”。但还是把这个事当笑话讲给女儿听了。女儿比我有经济头脑,她说这样的涨幅太不正常不会持久,马上和她弟弟通了电话,上网查实后,立即通知她的舅舅于29日把我买的基金卖了。据说当日“指数”为8.3,扣除手续费和税收,上账一万二。糊里糊涂赚了一把,在此之前,我一直不知道“基金”也可以适时卖出的。
回过头来又很后悔,为什么当时不买五万呢,那就能赚三万哪!还是应该买十万吧,那就能赚六万哪!……算了:输钱只为蠃钱起,抽烟只为占便宜。
近来看网文,什么黑色星期一呀,黑色星期二呀,我才知道我真的拣了个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还是应了中国的一句老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