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婿大卫是在曼哈顿长大的白人,去过一次中国,一句中国话也听不懂。我是在贵州长大的中国人,这是第二次来美国,能听得懂三十个英文单词。所以,我的英文比他的中文好得多。到美国的那天,我打开箱子,将礼物一一分送。我问女儿
“ ‘ 你的 ’ 怎么讲?” 女儿说:“Yours.” 我马上一边重复着
“Yours,Yours,Yours. ”
一边把礼物递给大卫。他连声说“Thank you,
Thank you.” 我知道,他是在谢谢我。
第二天,女儿上班,外孙上学,就剩我和大卫在家。早上见面道了声“
Good
morning.”倒也相安无事。好在女儿昨天用中英文安排了早饭,我吃我的开水泡饭下“霉豆腐”
,他自己去做 他的“背狗 (bagel)” 。
到了午饭时间,女儿的电话让我如释重负。她叫我自己煮面条,不要管大卫,他自己会吃。我便心安理得地吃了顿
“独食 ”,连 “ 吃 饭啦!你吃了吗?你吃什么?你饿了吗?”
这些客气话都甭用讲。
下午三点他开口对着我反复的说着一句话,我很认真很努力地听,但不知所云。只好学着老美的样子,双手一摊耸耸肩。这一招他算看懂了,也象我那样双手一摊耸耸肩,走了。十分种后,他从办公室出来,拿着一张纸叫我“
look”,我一看懂了!这是一张电脑打印的彩色页面,上面有一句中文“我必须去城市看
Linda(我女儿叫“ 琳达” )” 。我点点头说:“You
go.” 他说:“Bye bye!”
他这是用电脑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个翻译网站,把要对我说的话 “I have to
go to the city to see Linda”
,用英文敲上去,一点鼠标,就成了这么一句颠三倒四的中文 ,
好在凭着我的聪明才智,还能理顺。
第二天,中午饭后,他对我说: “ I will go.”
我知道他要走,点点头说: “OK!”
突然想起问他下午谁去接小孩,我说:“I……Lucy,Ivy… …
no School ?”
他又讲了一大串英文,我又耸肩,他又摊手。一会儿他又打印了一张彩色的“
文件” “命令 ” 我:“ 你必须搭便车孩子由下午 3:00.”
见我谔然,他又补发一“ 文件” 给我:“ 我将回来下午3:00.”
这下我真的懂了:他现在外出,下午三点会回来,然后开车和我一起去接我的外孙女Lucy
and Ivy。

女儿回家后,听说我和她的夫婿如此“ 过招
”,惊呼道: “你们用‘彩打
’对话成本太高,不如交点学费,让老妈去学英文吧!”
到了社区英语班,同学是日本人,老师是美国人,呜呼!我只好耸肩又摊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