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病从肝入
(2008-12-02 01:31:01)
标签:
养生健康肝气肝阳阳亢中国 |
分类: 呵护肝脏 |
传统中医养生——谈自然疗法
病从肝脏来
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有些人平时除了要处理日常的公务外,还必须整天忙于各种场合的应酬,于是,身体常常处于疲惫状态中、精神常常处于紧张状态中;一部分人群生活中乱服保健品;也有一部分人群经常有吃夜宵的习惯、熬夜、抽烟、酗酒,这些不良行为使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中,最终积劳成疾,损害了身体的健康。
中国是世界上肝脏疾病发生率最高的国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护好我们的肝脏,让肝脏远离“五怕”。
肝脏的“五怕”
一、肝脏怕抑郁。
中医认为:在五脏之中,肝主怒,肝喜条达,主疏泄。人一生气,气就会往上攻,不是有句成语叫“怒发冲冠”嘛,这样一来气就往上调了,而底下空了就会发生病变。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那么他的气机就得不到宣泄,气机运转就难以通畅,就会对肝造成很大的危害。
二、肝脏怕熬夜。
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为8小时,正常的应该是从23点左右开始上床睡觉了,到了凌晨1至3点钟是进入深睡眠状态,这个时辰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反之,就会养不足血。
足少阳胆经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足厥阴肝经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
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三、肝脏怕酗酒。
在现代社会中应酬吃饭,喝酒成了社交的一种手段,很多人在饭桌上觥筹交错,饮酒无度。然而多次大量地酗酒,摄入的酒精量过多后,无形中肝脏增加了肝主疏泄毒素的工作负担,肝脏无法及时去解毒,使得肝出现了病变,造成酒精肝、肝硬化、肝癌等。所以,嗜好酒的朋友们最好能戒掉酒;而对于那些需要应酬的朋友们,也应该引以为戒提高健康意识,不要拿生命不当回事哦!
酒精引起肝损伤机理
饮酒过量会对肝脏细胞和细胞内的各种代谢酶系带来严重伤害。这是因为过量酒精在肝脏内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会导致乙醛在肝脏内蓄积。乙醛是一种高反应性的毒性物质,同各种磷脂和氨酸残基(尤其是多肽或蛋白中的巯基酶系基团强氧化性)共价和非共价结合,导致细胞和细胞内的分子丧失功能。
四、肝脏怕药物。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而绝大多数的药物都得经过肝脏来代谢,化合物生产的药物肝脏是不能吸收的,由此会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并且发生率还很高呢。所以,使用药物时应该注意其不良反应,最好在医嘱下服用药物。过量服用“保健品”也不好,有的是化合物制剂肝脏是吸收不了的!
70年代开始发现药物病、药物公害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说:“全球死亡的三分之一主要来源于药物的不合理的使用,药物祸害”。
五、肝脏怕肥胖。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少吃油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难以消化,会诱发肝炎的发生;应该避免肥胖的发生,因为难以分解的脂肪在肝内堆积着,就会变成脂肪肝,严重者会引发肝纤维化,继而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肝脏解毒功能的原理
我们的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门静脉收集自腹腔流来的血液,血中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抗原性物质,将在肝内被解毒和清除。肝脏是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它可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使毒物成为比较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中国传统生命文化中的精华,是对任何疾病所考虑的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体内在平衡的状态。而中医对疾病的治疗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恢复人体固有的动态平衡。
中国传统养生的解释:
全面对接人体生命活动的实际状况,简单、明确、完整、创造性地阐述了人体生命的本质及其兴衰规律,提出了新的、彻底防治疑难慢性病进而实现自然养生的万病一原一药、无为无不为、不变应万变的战略宏观思想以及可具体操作的、不断增强人体内能量(即一药)的战术方法。
增加生产量,减少消耗量
人体各部做功都会消耗内能量,只有运动系统、情感部及脏腑系统在消耗内能量的同时有助于生产出更多的内能量。脏腑系统的做功将饮食转化为精液。运动系统的做功将精液和空气转化为内能量。情感部直接生产兴奋信息,使人体各部机能相应增强。
加强运动系统、情感部及脏腑系统的做功,就能不断增加内能量的生产,就会使人体生产的内能量不断更大于人体消耗的内能量,人体内能量就会不断堆积、增强。
只有注重人体这三大部位的发展,人体才能不断坚强。
(1)生命与能量
人体生命的内在(核心)功用。将外能量(主要指饮食、空气)转变为内能量。只要方略得当(即人的生存行为、生活习惯得当),人体生产的内能量就会大于人体消耗的内能量,人体内能量就会不断增强,由此能够彻底防治疑难慢性病并实现健康体魄。
(2)饮食与生命
人体摄入的饮食。通过胃肠的加工而转化成血液中的糖、脂、蛋等营养物质,就完成了对饮食的粗加工;进入血液的糖、脂、蛋等营养物质,通过肝、肾、脾、胰等部的继续加工而转化成精液,就完成了对饮食的精加工;精液及空气通过运动系统进一步的加工而转化为内能量,才完成了对饮食、空气的最后加工。
(3)饮食与排毒
适当饮食。所有的饮食,既含有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同时又含有一定的毒素。如果饮食质量(数量)过大,不仅会导致进入人体的毒素增加,其营养素也会在人体内堆积而成为致病物质。
对饮食的摄取,应根据各人自身机能、各部状况及自然环境因素来灵活辨证地把握,饮食含有的糖、脂、蛋量;寒、热、燥度;酸、碱度应有利人体内环境达到最佳状态,各种饮食本身的好坏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一般来讲,多吃不如少吃,荤食不如素食,美味不如清淡,复杂不如简单,人为加工不如自然造化,定时定量不如随饥随需,等等。
人体实际上是凝聚能量的工具,其凝聚的能量越多,凝聚能量的能力就越强。这种良性循环规律,必须依自然规律,即按时间作息休息来恢复体能,可使人体内能量增强的速度越来越快。
中医养生是在天人之际相互作用中,以人的健康生态和谐为目标,以对人的生生之气自我实现的健康能力和痊愈能力的认识来决定其养生和治疗。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重视人体各种器官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重视这些器官和功能的实体是什么,一般状态下人体是可以自己纠正自身的疾病,感冒了喝点水排毒(火),早点睡觉(晚上九点六点起床),不出三天自然好了;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
身体需要对主副食平衡;寒热平衡;干稀平衡;粗细平衡;出入平衡;饥饱平衡;进食与品味平衡;酸碱平衡;水分平衡;压力平衡;情绪与食欲平衡等等的工作,如果量太大了影响了平衡,那咱们就该生病了。中医的整体平衡,辨证施治,通过调动人体的能动性来养生和治病这一套理论,确实很高明。
传统中医对任何疾病所考虑的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体内在平衡的状态。而传统中医对疾病的治疗也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恢复人体固有的动态平衡。
脏腑系统重点分析人体肝脏器官和功能的工作方式,肝脏解毒主要有四种方式:
(1)化学方法:如氧化、还原、分解、结合和脱氧作用。氨是一种有毒的代谢产物,它的解毒主要是通过在肝内合成尿素,随尿排出体外。有毒物质与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等结合可变成无毒物质。
(2)分泌作用:一些重金属如汞,以及来自肠道的细菌,可随胆汁分泌排出。
(3)蓄积作用:某些生物碱如土的宁、吗啡等可蓄积于肝脏,然后肝脏逐渐小量释放这些物质,以减少中毒过程。
(4)吞噬作用:如果肝脏受损时,人体就易中毒或感染,肝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枯否氏细胞,有很强的吞噬能力,起到了吞噬病菌保护肝脏的作用。
目前肝炎肝病防治中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病急乱投医,盲目就医,盲目用药;二是错误地认为“药价越高,疗效越好”。肝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一旦得了肝炎肝病,绝不能盲目听信虚假医药广告的吹嘘,乱投医,乱用药,而应当接受“方法正确、措施先进、疗效确切”的对症治疗。有的肝炎肝病患者将干扰素视为“灵丹妙药”,事实上干扰素只适用于转氨酶高、病毒浓度低、病程短和有活动病灶的患者,而且要有半年至一年的较长疗程,如果患者有黄疸、白细胞指标较低、肝硬化失代偿以及精神系统等疾病,用了干扰素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另外,垂盆草、茵枝黄等中草药,价格虽低廉,但退黄清热解毒功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不失为防治肝炎肝病的良药。利福来是含营养修复肝脏的益肝素、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五脏调养系列——调肝
肝主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说。人卧则血归肝,肝开窍于目。肝主筋,其华在爪;主疏泄,助脾胃消食运化。肝气升发,气机舒畅;肝气郁结则躁动不安肝主谋虑,肝郁多躁,谋虑不周。肝与胆相表里。
肝正常与否的表象
(一)肝养目,心明眼亮。
“肝开窍于目。”肝的精气充足,眼睛明亮,黑白清晰,炯炯有神,七、八十岁目不眩花。如果肝火上延,可见双目肿赤;肝虚,则双目干涩、视物不清,重则患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症。
(二)肝养筋,指甲荣华肝的精气充足,方能养筋。
筋壮,肢体灵活自如,指甲丰满、光洁、透明,呈粉色;肝虚,筋气不舒,活动迟钝,指甲脆弱,凹陷,不透明,缺少血色。故中医理论讲“肝主筋,其华在爪。”
(三)肝气条连,心平气和肝气条达顺畅,人的精力旺盛,心平气和,与人交往亲和友善。
肝瘀气滞,易生怒火,目光凶灼,脸呈绛色,体内臭气鼓胀,不愿听人讲话。
(四)肝阴足,血气旺。
肝阴,包括血液和全身筋与肌肉运动时所需要的润滑液。肝阴足,身体轻松,内心自信,不温不火;肝阴虚,头晕眼花,迎风流泪,腰膝酸软,筋张弛不利,失眠多梦,惊恐不安,烦躁、委屈爱哭,女性过早闭经或经血不止。
调肝要领
肝的不适之症分阳亢、肝气不足和阴虚等情况,无论哪一种都会影响形象美。
例如:肝阳亢时满腹“臭气”排不出,眼晴会流露出烦躁或凶灼的目光,有什么美感?又如:肝气不足或肝阴虚,两目无光,面无血色,也无从谈美。
肝失衡的辨别
调肝要区别阳亢、肝气不足和阴虚,其不同的特点如下:
1、肝阳亢者性情急躁尚有气力,肝气不足和肝阴虚者疲惫不堪。
2、肝阳亢者眼红、干涩、眼角膜有斑(白翳)、眼袋鼓胀、下垂或眼球外突:肝阴虚、肝气不足者眼窝内凹、干涩、视物模糊、迎风流泪、眼花、色盲、视网膜脱落、黄斑性病变、白内障,重则患视神经炎。
3、肝阳亢者饭后两肋下胀满或右肋常胀痛;肝气不足、阴虚者右肋常隐隐作痛。
4、肝阳亢者双脚躁动不安;肝气不足、肝阴虚者两膝酸软。
5、肝阳亢者遇事急躁,处事不周;月干气不足者办事,心有余而力不足;肝阴虚者焦虑不安。
肝阳亢与肝阴虚可转换,物极必反。阳亢至极,耗尽肝阴,可转为肝阴虚;肝阴虚至极,阴不制阳,可导致肝阳亢,故有肝阴虚和肝阳亢皆备者。
肝气不足和肝阴虚的区别在于前者自己感觉偏凉,后者自己感觉偏热。
肝的生活调养
1、肝阳亢的调养
针对肝躁动的东方春天气候,营造一个相应西方秋天收敛的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2、肝气不足的调养
肝气不足,不足以气化营养为血,人会目倦神疲,腰膝酸软。针对肝冬天藏而不动的气候,营造一个春天生机勃勃的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3、肝阴虚的调养
肝阴虚,是肝的物质基础匮乏所致。针对肝西方收敛内热的秋天气候,营造一个东南方春夏气候。二者相抵,不适之症自然消退。
养肝护肝是人的自我痊愈能力、自我实现健康能力的根本。
精神类疾病与肝
有一学生被诊断为躁狂症类精神疾病,经检测发现营养平衡及睡眠不足引起的“癔病反应”,经合理安排电脑上机时间,一般每天不超过六小时,注意休息质量、改善睡眠不足,保心、保肝为主;金婆婆采取舒肝解郁的方法来治疗,且三天使神志能渐渐清明好转。用“利福来”清除肝脏内的毒素,迅速恢复肝脏功能,降低肝脏内有害酶的水平,助消化,增强体能,排除因肝脏代谢负荷及肝中毒所产生的有害物,营养修复显效。
故金婆婆建议用“利福来”对肝炎、酒精肝、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治疗有效,并促进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得到恢复,无任何副作用。所需调理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左右。
著名演员傅彪两次换肝病逝、《谁是最可爱的人》著名军旅作家魏巍因肝癌去世。
请不要等到下肢无力、困乏或肝部有感觉,才去检查,从平时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开始做起,控制饮食少吃一口,其实是在自然排毒,要适“度”饮食休息。
金婆婆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