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贝,你今天扔奶瓶了吗?

(2009-04-24 16:14:05)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小宝典
这两天在看一本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本来我一直都是坚持看完书才写读后感的,可是书中的例子太多,给我的感触也实在是太多了,忍不住要先说几句。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敏感期”这个词,在这之前我一直战战兢兢地用我浅薄的想法和我卅年短暂的做人经验来带宝宝,但是随着嘉嘉一天天长大,让我越来越觉得措手不及,每次眼看着嘉嘉咬我的手、抓我的脸,扔东西,我都手足无措,不知道该不该教育,怎么教育,我说的话她到底能不能听的懂,这些问题从嘉嘉开始学爬以来就困惑着我。
很庆幸在这个特殊的阶段,看到这本书,我想这不仅对我,对嘉嘉都是有好处的,于是,忍不住要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该书中提到: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征和本质。0—6岁的儿童,如果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到了6—12岁还会有弥补的机会,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6—12岁期间,儿童必须有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现实是,在学习压力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得到的心理帮助和关怀非常的少。
书中对0—2岁半孩子的敏感期总结为视觉——刚生下来,对明暗相间的地方感兴趣;口——包括用口进行的味觉、触觉过程。用口感觉事物、认识事物、不断练习使用牙齿、使用舌头;听觉——喜欢处在有声音的环境中;手——喜欢抓东西,用手探索环境、认识世界;空间——喜欢探索空间,最早表现为爬、抓、移动物体等,稍大一点则喜欢爬高、旋转、扔东西等;细小事物——对极小而精致的东西感兴趣;秩序——急切需要并保护一个精确且有秩序的环境;模仿——最早表现为模仿一个词,或一应一答,重复进行,也模仿动作;自我意识——表现为咬人、打人、说等;玩水、玩沙——水、沙对儿童的吸引力可长达12年,在生命的头6年表现最强烈;审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须完整。
可能看到上面一大堆的理论,会让人感觉很枯燥,但是很值得高兴的是,一对照,发现嘉嘉具备了她这个年龄阶段时候应该具备的所有敏感动作,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把这些表现列为嘉嘉应该有的表现,而是用我们的思维及自认为正确的想法去干涉她的行动。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吧,嘉嘉现在很喜欢扔奶瓶,平时她就有经常喝水的好习惯,可是最近,她明明是口渴想喝水的,可是她会先喝一口解渴了,然后趁大人不注意,马上把奶瓶狠狠地扔到地上,享受那一声脆响,然后看着水从奶瓶口一滴滴往外流,她就要赶紧拿布巾来擦干净,这样一系列的动作总是让她乐此不疲。刚开始看到的时候,我也会斥责她,但是不如她爸爸来得凶,有时候她连续扔了几次后,老公会很凶地打她的小手,有时候嘉嘉会愣住,但是她还不懂得责备的意思。看了书后,我才知道,“儿童是通过抛洒、移动物体探索空间,感知他和物品、空间之间的关系”,就像这几天,嘉嘉都会把扑克牌扔一地后,然后拉我的手领我去看。我不是支持溺爱,但是既然这是每个宝宝都要过渡的阶段,为什么我们不让她好好地去自我探索,而要用行动去制止呢?
想起来有点惭愧,现在因为害怕天气变化无常,经常要交代保姆不要带嘉嘉出去;因为害怕嘉嘉自己要爬楼梯(其实她自己会爬了,而且身边没有人扶的时候,她都格外小心)而在楼梯口用门挡住;因为害怕嘉嘉到厨房,经常要把厨房门关紧;因为害怕她要自己换碟片,而把DVD机放置在很高的地方,而属于她的空间却越来越小。作为成人的我们总是无法克服自身的恐惧而去限制孩子的自由,我想,在这种种限制中,她的一系列智力和动作的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到时候,想弥补都弥补不了了!
从书中,还有好多好多让我感触很深的,比如孩子为什么咬人,为什么爱玩水,为什么会突然发脾气,等哪天有空了再慢慢一一道来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