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专项检测题(第七至十七回)
(2012-09-26 10:58:00)
标签:
高考 |
分类: 文科名著训练 |
《红楼梦》专项检测题(第七至十七回)
一、填空题
1、薛姨妈托
给几个姑娘、凤姐儿送宫花,送宫花时各人的反应:
、
探春起身道谢;
说要剃头出家,戴啥花,让入画收起来;
收花后,命人送了两只给秦可卿;将最后两枝宫花送给
时,她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替我道谢罢!”
2、宝玉随凤姐到宁府闲逛。宝玉认识了
的弟弟
,二人你言我语,十来句后,越觉亲密起来。宝玉便邀他到贾府家塾中读书。
3、凤姐和宝玉回往荣府时,那
趁着酒兴,把贾府上上下下骂了个遍,众小厮几个,揪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凤姐教
“早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
4、一日午后,宝玉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意欲去望她一望。见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别是一番美丽。宝钗因平日未曾细细的赏鉴通灵宝玉,此时便借机欣赏一番,巧的是玉上的 “
,
”与宝钗金锁上的“
,
”是一对儿的。
第一次提出金玉良缘的说法:玉和锁上的字是一对的。此乃所谓的
。
5、这时林黛玉也来探望宝钗, 薛姨妈留他们吃饭。宝玉听
劝不吃冷酒,黛玉含酸,借
送手炉之机奚落宝钗、宝玉。
6、宝玉回到家时,
埋怨他哄她研磨写字,于是自己亲自把宝玉写的字贴在门上的。宝玉因李奶奶吃了自己留给
的包子,喝了自己早上的茶而发怒,袭人当和事老。
7、宝玉和秦钟入学那天,
起个大早帮宝玉收拾,并再三叮嘱。宝玉辞别
时,他训斥完宝玉,又训了宝玉的奴才李贵。辞
时,她戏谑宝玉“
”去了。
8、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有事,吩咐贾瑞帮忙看着学堂,监督纪律。秦钟与香怜说体己话,被
看见并调侃,秦钟香怜二人向贾瑞告金荣的状,但贾瑞不秉公处理,因而贾蔷教唆
给他们出气,致使学堂大乱,后来幸好被李贵喝住。
只得秦钟赔不是,与秦钟作了揖。宝玉还不依,
无奈,只得进前来与秦钟磕头。
9、金寡妇数说金荣退了学占不了薛大哥的便宜。但又把此事告诉了小姑子
,璜大奶奶要告
评理,后因看他们都十分紧张秦可卿,只好忍气吞声,一字不提。
10、秦可卿生病,是贾珍帮秦可卿请医生的,他是听了
的建议请了个
。
11、
生日时没回家过,因而贾珍派
代表大家去给贾敬行礼。
12、凤姐儿、宝玉方和
来探望秦氏。秦氏很瘦弱,拉着凤姐儿的手说了很多悲痛的话,宝玉正瞅着那《
》并那,不觉想起在这里睡晌觉,梦到“
”的事来。正自出神,听得
说了这些话,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凤姐劝解秦氏,说了许多衷肠语。
13、辞别秦氏,凤姐儿赶回园中看戏,
猛然从假山石后走来,向凤姐儿请安。凤姐儿是个聪明人,如何不猜透八九分呢。心里早想好了整治他的计策。之后依旧与大家说笑听戏。
14、忽然这日有个
来化斋,口称专治冤业之症。那道士取出一面 “
”与贾瑞道:“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背面。” 贾瑞收了镜子,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
立在里面,唬得贾瑞连忙掩了。又将正面一照,只见
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贾瑞荡悠悠的进了镜子,与凤姐缠绵,如此三四次,一命鸣呼。
15、这年冬底,
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定要
送她去,仍叫带回来。宝玉大不自在。
16、贾琏走后,
甚感无趣,每晚早早睡下。一天夜里
托梦,告之“
”的道理,要她买田置地,早做打算。第二天一早便传来了
的死讯,全族无不悲痛。
急火攻心,吐了一口血。
更是悲痛之极,不仅为秦氏置办了十分贵重的棺木,而且为
捐了
,以抬高她的身份。
17、此时尤氏旧疾复发,不能料理事务。得
推荐,
拄拐到荣府请凤姐
。凤姐内心十分乐意,征得王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并早已盘算出宁府管理不善的五大病症。
18、来到宁府,王熙凤以身作则,因人治事,因事治人,对症下药。家人奴仆无不小心谨慎,认真办事。荣宁二府的各种事务应酬虽然繁多,却被凤姐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上下一致赞誉。秦可卿的丧礼办得盛大之极,不仅各王公贵族亲来送殡,北静王等人还搭了祭棚来路祭,并召见了
、
父子,多有赞誉。
19、秦可卿的灵柩被送至
。凤姐、宝玉及
住在不远处的水月庵(馒头庵)。庵中老尼告诉凤姐: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
看中张财主的女儿
,但金哥已许配给
,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老尼请求王熙凤摆平这件事。凤姐索要了酬银
。结果活活拆散了一对美满姻缘,金哥用
自尽,守备之子也
而死。
20、
在其父贾政生日那天被晋封为
,加封
。全家喜气洋洋,贾母率众人去宫里谢恩。更值得庆贺的是,皇帝恩准元春
,并特许贾府建造
。从此贾府上下一片忙碌。而这一切丝毫没有感染宝玉。因为他的密友秦钟因与
事发气死老父,悔愧交加,重病不起。宝玉殷勤探视,也没能挽救秦钟的生命。唯一能令宝玉感到欣喜安慰的是,家中忙于诸事无人催他读书,而且
葬父后由
和
陪同回京,出落得愈发超逸了。
21、不知历几何时,浩繁的省亲园林基本完工,贾珍请
亲自视察并赐题各处匾额。贾政携宝玉同往,意在试才。
在众人面前大显其能,题出“曲径通幽”、“沁芳”、“有凤来仪”等佳作。
二、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宝钗生病,宝玉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
B.在学堂,贾蔷见有人欺负秦钟,如何肯依?但又顾及各种利益关系。于是,他悄悄的把跟宝玉的书童茗烟唤到身边,如此这般,调拨几句。惹得茗烟强出头,与金荣理论。由此引发了一场打闹。而贾蔷却以有事要早走一步为借口先行离开了。
C.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看视秦钟,不意被秦钟之父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秦业气的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呜呼死了。秦钟本自怯弱,又带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因此宝玉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心中还是怅然如有所失。
D.秦可卿亡故后,尤氏旧疾复发,不能料理事务。凤姐主动要求协理宁国府。凤姐内心十分乐意,并早已盘算出宁府管理不善的五大病症。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顽童闹学堂后,贾瑞怕事情闹大,自己也难逃干系,只得委曲着来央告秦钟,又央告宝玉。后来宝玉说只叫金荣赔不是便罢。金荣先是不肯,后来禁不得贾瑞、李贵等人相逼,只得与秦钟作了揖。宝玉还不依,偏定要磕头。金荣无奈,只得再进前来与秦钟磕头。
B.林黛玉葬过父亲林如海后,回到贾府。众人悲喜交接。宝玉心中品度黛玉,越发出落的超逸了。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着打扫卧室,安插器具,又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宝玉将北静王所赠的念珠转赠黛玉。黛玉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宝玉只得收回。
C.为建造省亲别院,贾蔷从姑苏采买了十二个女子学演女戏。薛姨妈腾出了梨香院用于教习。此外还聘买得十几个小尼姑、小道姑,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法名妙玉。妙玉原是官宦小姐,本不愿意来。王夫人让林之孝家的下帖子邀请,次日还遣人备车轿去接。
D.宝玉在薛姨妈处吃酒,李嬷嬷多次拦阻。林黛玉冷笑道:“……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李嬷嬷听后气急败坏,骂林黛玉说话比刀子还尖。宝钗也忍不住批评了黛玉。
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按照贾族旧规,秦可卿的灵柩需要送至城外宁、荣二公修造的铁槛寺中。因此,这一路浩浩荡荡热闹非常。宝玉不仅随着父兄谒见了仰慕已久的北静王,而且趁着这难得的出城之机领略了许多村野风光。在乡村见到农具、纺车以及村姑二丫头,宝玉颇感到新鲜。
B.贾母见秦钟形容标致,举止温柔,堪陪宝玉读书,心中十分欢喜,便留茶留饭,又命人带去见王夫人等。众人因素爱秦氏,今见了秦钟是这般人品,也都欢喜,临去时都有表礼。贾母给了秦钟一个荷包并一个金魁星,取“文星和合”之意。
C.宝玉与秦钟上学,来向黛玉作辞。黛玉笑言他是去“蟾宫折桂”,故不能相送,并讽刺其怎么不去辞别宝姐姐。宝玉听后怅然若失。随后,他又到宝钗处辞别,才与秦钟一起上学去了。
D
.元春在其父贾政生日那天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全家喜气洋洋,贾母率众人去宫里谢恩。更值得庆贺的是,皇帝恩准元春元宵回家省亲,并特许建造省亲别院。因此贾府上下忙于置办采买、建造园子。赵嬷嬷、贾蔷等人纷纷向凤姐求情,揽差事,令凤姐、贾琏得意之极。
二、问答题
1、简述“金玉良缘”的由来。(字数在100字左右)
2、请说说王熙凤是怎样协理宁国府的。(字数在100字左右)
3、请简述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的故事。(字数在100字左右)
4、贾瑞在园中调戏凤姐后,又到凤姐住处挑逗。凤姐毒设相思局,先后两次使贾瑞大病不起,请描述具体经过及结果。(字数在100字左右)
《红楼梦》专项检测题(第七至十七回)
一、填空题
1、薛姨妈托周瑞家的给几个姑娘、凤姐儿送宫花,送宫花时各人的反应:迎春探春起身道谢;惜春说要剃头出家,戴啥花,让入画收起来;凤姐收花后,命人送了两只给秦可卿;将最后两枝宫花送给黛玉时,她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替我道谢罢!”
2、宝玉随凤姐到宁府闲逛。宝玉认识了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二人你言我语,十来句后,越觉亲密起来。宝玉便邀他到贾府家塾中读书。
3、凤姐和宝玉回往荣府时,那焦大趁着酒兴,把贾府上上下下骂了个遍,众小厮几个,揪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用土和马粪满满的填了他一嘴。凤姐教贾蓉“早打发了这个没王法的东西!”
4、一日午后,宝玉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意欲去望她一望。见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别是一番美丽。宝钗因平日未曾细细的赏鉴通灵宝玉,此时便借机欣赏一番,巧的是玉上的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宝钗金锁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一对儿的。莺儿第一次提出金玉良缘的说法:玉和锁上的字是一对的。此乃所谓的金玉良缘。
5、这时林黛玉也来探望宝钗, 薛姨妈留他们吃饭。宝玉听宝钗劝不吃冷酒,黛玉含酸,借雪雁送手炉之机奚落宝钗、宝玉。
6、宝玉回到家时,晴雯埋怨他哄她研磨写字,于是自己亲自把宝玉写的字贴在门上的。宝玉因李奶奶吃了自己留给晴雯的包子,喝了自己早上的茶而发怒,袭人当和事老。
7、宝玉和秦钟入学那天,袭人起个大早帮宝玉收拾,并再三叮嘱。辞别贾政时,他训斥完宝玉,又训了宝玉的奴才李贵。辞黛玉时,她戏谑宝玉“蟾宫折桂”去了。
8、起嫌疑顽童闹学堂:贾代儒有事,吩咐贾瑞帮忙看着学堂,监督纪律。秦钟与香怜说体己话,被金荣看见并调侃,秦钟香怜二人向贾瑞告金荣的状,但贾瑞不秉公处理,因而贾蔷教唆茗烟给他们出气,致使学堂大乱,后来幸好被李贵喝住。金荣只得秦钟赔不是,与秦钟作了揖。宝玉还不依,金荣无奈,只得进前来与秦钟磕头。
9、金寡妇数说金荣退了学占不了薛大哥的便宜。但又把此事告诉了小姑子璜大奶奶,璜大奶奶要告尤氏评理,后因看他们都十分紧张秦可卿,只好忍气吞声,一字不提。
10、秦可卿生病,是贾珍帮秦可卿请医生的,他是听了冯紫英的建议请了个张太医。
11、贾敬生日时没回家过,因而贾珍派贾蓉代表大家去给贾敬行礼。
12、凤姐儿、宝玉方和贾蓉来探望秦氏。秦氏很瘦弱,拉着凤姐儿的手说了很多悲痛的话,宝玉正瞅着那《海棠春睡图》并那,不觉想起在这里睡晌觉,梦到“太虚幻境”的事来。正自出神,听得秦氏说了这些话,如万箭攒心,那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凤姐劝解秦氏,说了许多衷肠语。
13、辞别秦氏,凤姐儿赶回园中看戏,贾瑞猛然从假山石后走来,向凤姐儿请安。凤姐儿是个聪明人,如何不猜透八九分呢。心里早想好了整治他的计策。之后依旧与大家说笑听戏。
14、忽然这日有个跛足道人来化斋,口称专治冤业之症。那道士取出一面
“风月宝鉴”与贾瑞道:“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它的背面。” 贾瑞收了镜子,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唬得贾瑞连忙掩了。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站在里面招手叫他。贾瑞荡悠悠的进了镜子,与凤姐缠绵,如此三四次,一命鸣呼。
15、这年冬底,林如海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定要贾琏送她去,仍叫带回来。宝玉大不自在。
16、贾琏走后,凤姐甚感无趣,每晚早早睡下。一天夜里秦氏托梦,告之“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要她买田置地,早做打算。第二天一早便传来了秦可卿的死讯,全族无不悲痛。宝玉急火攻心,吐了一口血。贾珍更是悲痛之极,不仅为秦氏置办了十分贵重的棺木,而且为贾蓉捐了龙禁尉,以抬高她的身份。
17、此时尤氏旧疾复发,不能料理事务。得宝玉推荐,贾珍拄拐到荣府请凤姐协理宁国府。凤姐内心十分乐意,征得王夫人同意后便应承下来,并早已盘算出宁府管理不善的五大病症。
18、来到宁府,王熙凤以身作则,因人治事,因事治人,对症下药。家人奴仆无不小心谨慎,认真办事。荣宁二府的各种事务应酬虽然繁多,却被凤姐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上下一致赞誉。秦可卿的丧礼办得盛大之极,不仅各王公贵族亲来送殡,北静王等人还搭了祭棚来路祭,并召见了贾政、宝玉父子,多有赞誉。
19、秦可卿的灵柩被送至铁槛寺。凤姐、宝玉及秦钟住在不远处的水月庵(馒头庵)。庵中老尼告诉凤姐: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原守备之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老尼请求王熙凤摆平这件事。凤姐索要了酬银三千两。结果活活拆散了一对美满姻缘,金哥用麻绳自尽,守备之子也投河而死。
20、元春在其父贾政生日那天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全家喜气洋洋,贾母率众人去宫里谢恩。更值得庆贺的是,皇帝恩准元春回家省亲,并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从此贾府上下一片忙碌。而这一切丝毫没有感染宝玉。因为他的密友秦钟因与智能事发气死老父,悔愧交加,重病不起。宝玉殷勤探视,也没能挽救秦钟的生命。唯一能令宝玉感到欣喜安慰的是,家中忙于诸事无人催他读书,而且黛玉葬父后由贾琏和贾雨村陪同回京,出落得愈发超逸了。
21、不知历几何时,浩繁的省亲园林基本完工,贾珍请贾政亲自视察并赐题各处匾额。贾政携宝玉同往,意在试才。宝玉在众人面前大显其能,题出“曲径通幽”、“沁芳”、“有凤来仪”等佳作。
二.选择题
1、D(宝玉推荐)
2、D (李嬷嬷听后并没有气急败坏,而是又急又笑,宝钗也没有批评了黛玉。)
3、C(宝玉听后并没有怅然若失,也没有到宝钗处辞别)
二、问答题
1、简述“金玉良缘”的由来
“金”为宝钗“玉”指“宝玉”。宝钗因病曾得癞头和尚赠予金锁并一直佩带在身上。金锁上嵌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字。正好和宝玉所佩之通灵玉上八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相配。于是被玩笑为“金玉良缘”。
2、请说说王熙凤是怎样协理宁国府的。
答:王熙凤先摆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弊端造成的原因,总结五条: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事无专职,临时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任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不服管束。然后不辞辛苦,以身作则,严格制度,奖勤罚懒,不讲情面,威重令行,立见成效。
3. 请简述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的故事。
答:王熙凤见贾瑞起淫心,假装会意,约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再把东边门锁上,让贾瑞喝了一夜的穿堂风,回家遭祖父贾代儒责罚。但贾瑞邪心未改,凤姐又约他到房后小过道里头的空屋子,让贾蓉、贾蔷去捉他。贾瑞为逃脱、被二人逼迫并立下欠条;随后又浇了他一身一头的尿粪。贾瑞回家后就病了。后终又因正照“风月宝鉴”,不治而亡。
4.凤姐听了这话,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你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王熙凤讲这段话是针对什么事情?结果怎样?
答:馒头痷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熙凤三千两银子。凤姐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自尽。凤姐说她是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她说要行就行。她假借贾琏名义,做成这一笔肮脏交易,贾琏并不知情。
前一篇:关于诗歌意境使用词语的归纳
后一篇:《师说》知识点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