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张姐离开后,中年丧偶的杜哥一直成为好事者的主攻方向,人们似乎一刻也不能容忍杜嫂位置的空缺。
杜哥官居七品,虽然没有多少实权,年龄也50出头,但毕竟是有身份的公务员,而且人品气质都很好,为人处事也得体,自然成为众多熟女热捧的目标。
有好心人给杜哥介绍对象,尚未从悲痛中缓过神来的杜哥先以种种理由推辞,后来实在招架不住了,才试着见见面。杜哥对现在这种处对象的方式很不习惯,而且对别人介绍的总是心存隔膜,因此见过不少人后都迟迟没了下文。直到刘老师的出现,终于让杜哥动心。
刘老师是知识女性,年纪比杜哥小六七岁,长相平凡,但为人实诚。因为都是中年丧偶,两人第一次见面便甚觉投缘。相似的遭遇使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也让他们有了走到一起的情感基础。没有恋爱经验的杜哥仿佛找到了知音,总是愿意向她倾诉积在心中的烦闷。刘老师也从不掩饰自己,很快把杜哥当作可以信赖的大哥,掏心掏肺的话都愿意对他讲。两个可怜的人儿从最初的相互同情,渐渐发展到兄妹情,直至恋情。半年后,他们住到一起,开始了甜蜜的二人世界。
但最近杜哥对二人感情的信心动摇了。杜哥说,他不否认,刘老师非常优秀,在单位是业务骨干,在家里是操持家务的一把好手,对杜哥无微不至,关爱有加,就像母亲一样关怀他,甚至连洗脸水洗脚水都亲自给他打,他实在找不出她有什么缺点。可杜哥很烦恼,不为别的,只为刘老师对她太好!
杜哥说,刘老师对他的好已经超越了过去的张姐。她默默地给他做饭、洗衣、打扫房间,从不要杜哥插手,只要杜哥在一旁看着她就心满意足了。刘老师对杜哥百依百顺,凡是杜哥说的话,她都无条件接受。只是有一点,她不容忍杜哥深更半夜回家。她对杜哥说,他不回家,她睡不着觉。
杜哥毕竟是领导,毕竟有应酬,难免有回家晚的时候。那天杜哥给刘老师“请假”,说要参加一个应酬,连哪些人在一起、在什么地方都如实“交待”了,但晚上十二点过回到家时,他看到刘老师一个人在家暗自落泪,心中顿时不是滋味。不过他明白她在乎他,因此对她承诺“下不为例”——杜哥说,下不为例一是他以后尽量不深夜才回家,再一层意思就是希望刘老师以后不要再这样感情脆弱。
但杜哥后来还是无奈破戒了。那天杜哥参加一个应酬,中途刘老师给他发短信,说“你太自私了!”杜哥没玩儿过如此心跳的爱情游戏,也没想通自己到底自私在哪儿,心头还有些美滋滋的甜蜜。但回家时又见刘老师那凄然的神情,杜哥心中顿觉不快。
于是有了第三次。这一次,杜哥再也不能忍受。他对她说,他需要一个空间。她却反问,我做得不够好吗?两个人开始了冷战。
后来杜哥索性连招呼也不给她打就出去参加应酬,他想让她习惯自己的生活方式。性格内向的刘老师愈加难以接受,成天郁郁寡欢。
杜哥心中甚是苦闷。他想,自己正人君子一个,绝无不良嗜好,不就是吃吃饭,喝喝酒,打打麻将,犯得着这样吗?他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总不能因为恋爱而失去人身自由吧?
于是杜哥害怕见到她,每天都想在办公室多待一会儿。他说,如果他们结婚,想到两个人还有那么长时间在一起要度过,他对未来的日子感到恐惧。他不知道是否该继续他们这一段感情。
想起电视里曾经播放的一个情感故事——两个经历过离异的人相亲相爱,但男的居然移情别恋,女的一直想不通原因何在。男的说,他受不了她对他的好,她把他当小孩子,出门穿什么衣服要听她安排,他出门在外,她要随时掌握行踪,唯恐他走丢了一样。 专家分析说,她有母亲情结,时时把自己当作母亲,即使对他的爱人也一样。
我不能肯定究竟是刘老师有母亲情结,还是杜哥不顾及刘老师的感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即使两个人相爱,也必须给对方足够的空间。我劝杜哥尽量早点回家,尽量多跟刘老师沟通,毕竟像刘老师这样单纯的女人真的十分难得。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事是可以慢慢改变的。
加载中,请稍候......